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二者相比较熔点较高的是
 

(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电离能/kJ?mol-1I1I2I3I4
A9321 82115 39021 771
B7381 4517 73310 540
(3)过渡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其d轨道电子排布有关.一般而言,d轨道全满或全空时,无颜色;反之,则有颜色,如[Co(H2O)6]2+显粉红色.据此判断,[Mn(H2O)6]2+
 
颜色.(填“无”或“有”)
(4)利用CO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2、配合物Fe(CO)5等.
①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每个COCl2分子内含有
 

A.4个σ键                  B.2个σ键、2个π键
C.2个σ键、1个π键       D.3个σ键、1个π键
②F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Fe(CO)5=Fe(s)+5CO,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形成的化学键是
 

(5)已知FexO晶体的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的值小于1.测知FexO晶体密度为a g/cm3 晶胞边长为b nm.求x的值(列出方程式即可)
 
考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晶胞的计算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1)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判断C、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根据晶体的类型与熔沸点的关系判断C60和金刚石的熔点高低;
(2)由表中数据可知,A、B元素的第三电离能都剧增,故表现+2价,为第ⅡA族元素,B的第一电离能比A的小,故B为Mg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
(3)判断Mn2+离子的原子核外3d轨道上是否含有电子来判断是否有颜色;
(4)①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
②根据生成物判断形成的化学键;
(5)根据晶胞结构、晶胞的密度和晶胞边长列出用x表示的方程式.
解答: 解:(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电负性:N>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则电负性:C>Si,则有N>C>Si,C60是分子晶体,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熔沸点远大于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N>C>Si;金刚石;
(2)由表中数据可知,A、B元素的第三电离能都剧增,故表现+2价,为第ⅡA族元素,B的第一电离能比A的小,故B为Mg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 
(3)Mn2+离子的原子核外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其d轨道上有5的电子,故[Mn(H2O)6]2+ 有颜色,
故答案为:有; 
(4)①C=O键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则COCl2分子内含有3个σ键、1个π键,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②F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Fe(CO)5=Fe(s)+5CO,反应生成Fe,所以形成的化学键为金属键,
故答案为:金属键;
(5)FexO晶体的晶胞结构为NaCl型,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FexO,bnm=1×10-7cm,根据ρ=
m
V
得:a=
4×(56x+16)
NA
(b×10-7)3
,整理可得:(56x+16)×4=a(b×10-73NA
故答案为:(56x+16)×4=a(b×10-73N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题目难度较大,本题注意晶体类型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0
1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2
3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3)①、②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4)⑤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⑦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②与⑥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为
 
 

(7)③与⑦氢化物的沸点高低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工业上常用CO和H2反应生产CH3OH,并开发甲醇燃料电池.

(1)已知:CO(g)+1/2O2(g)=CO2(g)△H=-283.0kJ/mol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3.0kJ/mol
则CH3OH(l)不完全燃烧生成CO(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O(g)+2H2(g)=CH3OH(g)△H<0合成甲醇,在2300C~2700C最为有利.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分别在 2300C、2500C和2700C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 所示.则2300C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
 
(填字母);该温度下工业生产造宜采用的合成气组成n(H2):n(CO)的比值范围是
 
(填字母).
A.1~1.5B.2.5~3C.3.5~4.5
(3)制甲醇所需要的氢气,可用下列反应制取:
H2O(g)+CO(g)?H2(g)+CO2(g)△H<0 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①该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mol/L,c(H2O)=2mol/L,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mol/L,则此时该反应v(正)
 
v(逆) (填>、=、<).
②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甲醇燃料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工作时,OH-
 
极移动(填“a“或‘'b“).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下列各组物质:
A.正丁烷与2-甲基丙烷     B.白磷与红磷       C.乙烷与戊烷
D.氯仿与三氯甲烷       E.氕、氘、氚
(1)
 
组互为同位素
(2)
 
组互为同分异构体
(3)
 
组属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K2CO3、KHCO3混合粉末m g,在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物质为n g.
(1)则混合物中K2CO3的质量为
 

(2)题干条件中n的数值应满足的范围是
 
<n<m.
(3)如果将该加热前的K2CO3、KHCO3混合粉末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蒸发至干,可得KCl固体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
 

(2)羟基的电子式是
 

(3)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是
 

(4)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5)2,3-二甲基-2-戊烯的键线式
 

(6)4,4,5-三甲基-2-己炔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表格是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对应的是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看,元素①和②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中,含
 
键;元素①和③形成化合物有漂白作用的电子式
 

(2)某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3)比⑨号元素原子序数少2的元素通常情况下能形成两种离子,其离子符号分别是
 
 
,其中较稳定的是
 
,其原因是
 

(4)④⑤⑥⑦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5)元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有甲、乙两容器,甲的容积固定,乙的容积可变.在一定温度下,向甲中通入3molN2和4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物质的量为amol.
①相同温度下,若乙中通入6molN2和8molH2,且保持压强与甲相同,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物质的量为bmol,则b与a的关系可表示为
 
,两容器中氮气的转化率甲
 
乙(填“>”、“<”或“=”)
②若①中乙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物质的量为Cmol,则C与a的关系可表示为
 

(2)如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
a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氨基酸结构特殊,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既有
 
性,又有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