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2H2S(g)═2H2(g)+S2(g)△H=169.8kJ•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 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H2O(g)═CO2(g)+4H2(g)△H=165.0kJ•mol-1
(2)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SO2═2H2O+3S.
(3)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氢气、氧气.

(4)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2(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
(5)Mg2Cu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Mg2Cu与H2反应,生成MgCu2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0.077).Mg2Cu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frac{\underline{\;\;△\;\;}}{\;}$MgCu2+3MgH2

分析 (1)将已知方程式变性运算得到目标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量的反应热;
(2)使部分H2S燃烧放出热量,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二者反应生成S与H2O;
(3)由图可知,水的分解化学键断裂先生成H原子与O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氧原子结合生成氧气,由水的分子式可知氢原子物质的量是氧原子2倍,据此判断;
(4)由图可知,CO(NH22在阳极放电生成N2,C元素价态未变化,故还有碳酸钾生成与水生成;
(5)令金属氢化物为RHx,金属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frac{x}{a+x}$=0.077,即923x=77a,X为金属的化合价,讨论可得x=2,a=24,故该金属氢化物为MgH2

解答 (1):①CH4(g)+H2O(g)═CO(g)+3H2(g)△H=206.2kmol-1
②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CH4(g)+2H2O(g)═CO2(g)+4H2(g)△H=165.0kmol-1
故答案为:CH4(g)+2H2O(g)═CO2(g)+4H2(g)△H=165.0kmol-1
(2)使部分H2S燃烧,放出热量,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二者反应生成S与H2O,
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2H2O+3S,
故答案为:为H2S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2H2S+SO2═2H2O+3S;
(3)由图可知,水的分解化学键断裂先生成H原子与O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氧原子结合生成氧气,由水的分子式可知氢原子物质的量是氧原子2倍,故A为氢气、B为氧气,
故答案为:氢气、氧气;
(4)由图可知,CO(NH22在阳极放电生成N2,C元素价态未变化,故还有碳酸钾生成与水生成,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CO32-+N2↑+6H2O,
故答案为:CO(NH22+8OH--6e-=CO32-+N2↑+6H2O;
(5)令金属氢化物为RHx,金属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frac{x}{a+x}$=0.077,即923x=77a,X为金属的化合价,讨论可得x=2,a=24,故该金属氢化物为MgH2,故反应方程式为2Mg2Cu+3H2$\frac{\underline{\;\;△\;\;}}{\;}$MgCu2+3MgH2
故答案为:2Mg2Cu+3H2$\frac{\underline{\;\;△\;\;}}{\;}$MgCu2+3MgH2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熟悉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明确电解池工作原理、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实验室配制250mL 0.5mo1•L-1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玻璃棒
B.
酒精灯
C.
胶头滴管
D.
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焦亚硫酸钠(Na2S2O5)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其性质活泼,具有强还原性,在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剂、漂白剂、疏松剂.某实验小组拟采用如图1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来制取焦亚硫酸钠(Na2S2O5).
(1)装置I是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气体,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如果想控制反应速度,如图2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c(填写字母).
(2)工业上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
(3)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填编号)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4)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当有Na2S2O5晶体析出,要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过滤;某同学需要420mL0.1mol/L焦亚硫酸钠溶液来研究其性质,配制时需称量焦亚硫酸钠的质量为9.5g;配制时除用到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等仪器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5)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如图3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d(填序号).

(6)工业制备焦亚硫酸钠(Na2S2O5)的过程如图:

已知:反应Ⅱ包含2NaHSO3?Na2S2O5+H2O等多步反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 $\frac{\underline{\;\;△\;\;}}{\;}$ CaCl2+2H2O+2NH3↑.
②“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2SO2
③已知Na2S2O5与稀硫酸反应放出SO2,其离子方程式为:S2O52-+2H+=2SO2↑+H2O.
④副产品X的化学式是:CuSO4•5H2O;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H2O.
⑤为了减少产品Na2S2O5中杂质含量,需控制反应Ⅱ中气体与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列是模拟石油深加工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等物质的过程:

其中A的产量是衡量国家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电子式为:A→B的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2)写出B、C的含氧官能团分别为羟基、羧基(填名称)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B+C→丙烯酸乙酯:CH2=CHCOOH+CH3CH2OH $→_{△}^{浓硫酸}$CH2=CHCOOCH2CH3+H2O;
②丙烯→聚丙烯:
③苯→硝基苯:
④B在铜存在下催化氧化:2CH3CH2OH+O2$→_{△}^{Cu}$ 2CH3CHO+2H2O
(4)C8H18经过催化重整可到到苯,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DEF(填序号)
A 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 苯可与氢气加成
C 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D 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E 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F苯不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与水一样,甲醇也能微弱电离:2CH3OH(l)?CH3OH2++CH3O-,25℃时,K=2.0×10-17.若甲醇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与水反应比金属钠与甲醇反应更剧烈
B.结合H+的能力CH3O-<OH-
C.所得到溶液中K=c(CH3O-)×c(CH3OH2+
D.所得到溶液中c(Na+)+c(CH3OH2+)═c(CH3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氨水B.盐酸C.碳酸氢钠D.冰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H2SO4和CH3COOH溶液中的c(H+
B.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Ba(OH)2和NaOH溶液,前者与后者的c(OH-
C.相同温度下,0.2 mol•L-1醋酸溶液和0.1 mol•L-1醋酸溶液中的c(H+
D.液面在“0”刻度时,50 mL碱式滴定管和25 mL碱式滴定管所盛液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通O2的Pt电极为电池正极(填电极名
称),其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2)若B电池为电镀池,目的是在某镀件上镀一层
银,则X电极材料为Ag,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
(3)若B电池为精炼铜,且粗铜中含有Zn、Fe、Ag、Au等杂质,在X电极(填“X”或“Y”)周围有固体沉积,沉积固体的成分为Ag、Au.
(4)若X、Y均为Pt,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500mL 1.0mol/L的NaCl溶液,当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断开电源K,Y电极有560mL(标准状况)无色气体生成(假设电极产生气体完全溢出,溶液体积不变).恢复到常温下,B电池溶液的pH=13,要使该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加入0.05molHCl(填物质并注明物质的量).
(5)若X、Y均是铜,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X极附近生成砖红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是Cu2O,试写出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
(6)若X、Y均是Pt,电解质溶液为饱和Na2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上逸出c mol气体,同时有N g Na2SO4•10H2O 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7100N}{161(N+18c)}$%.
通过以上题目,请总结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关键根据电极上发生的氧化或还原反应结合溶液的酸碱性书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支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较多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列三个实验均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图甲是对课本有关Na2O2某性质的两个实验的改进.
(1)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小试管,然后,在导管口A、B处分别进行适当操作,再根据所观察现象可得到的两个结论是Na2O2与水反应产生O2,该反应放热.
(2)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实验二:图乙是对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3)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4)反应开始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中溶液变蓝(绿),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随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大试管中液面上升.
(5)与普通演示实验相比,此实验除操作方便之外,还有减少空气污染等优点.
实验三、现有下列药品:A.氯化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浓氨水,D.浓硫酸,E.碳酸氢铵.采用“套管法”,只用一支试管(药匙等辅助用品略,不加热),选择合适的药品就可在圆底烧瓶中集满喷泉实验用的氨气(如图丙).
(6)此实验制备氨气选用的最合适药品是BC(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