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NO2,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
C.碳酸钙不溶于水,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是强电解质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加快

分析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再通入NO2,仍无沉淀;
B、再加入Cu(NO32固体,与原溶液中的氢离子构成强氧化性的体系,铜与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碳酸钙是难溶的盐,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
D、构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解答 解: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再通入NO2,仍无沉淀,故A错误;
B、再加入Cu(NO32固体,与原溶液中的氢离子构成强氧化性的体系,铜与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铜粉继续溶解,故B错误;
C、碳酸钙是难溶的盐,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故C错误;
D、构成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锌与少量CuSO4反应生成单质铜,锌铜与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强电解质、硝酸的氧化性以及原电池知识,为高考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兴趣小组用合金铝、铁、铜的废弃合金为原料制取硝酸铜晶体和氢氧化铝,并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和氢氧化铝的纯度,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Fe2+沉淀的pH范围为7.0~9.0;Fe3+沉淀的pH范围为1.9~3.2;Cu2+沉淀的pH范围为4.7~6.7.
(1)写出合金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2)写出滤液B中通入过量C02的化学方程式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3)加入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溶液中的Fe3+,pH范围应为3.2≤pH<4.7;下列可作为试剂z的是c.(填序号)
a.铜粉b.氨水    c.氧化铜d.硫酸铜
(4)某同学为了测定硝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完成操作步骤冷却 恒重操作:称量样品、加热、称量CuO质量、计算.
(5)滤渣C的质量是10g,煅烧后得到固体D6.90g,则滤渣C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89.56%.(保留两位小数)
(6)按该流程的操作步骤,氢氧化铝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滤渣C没有洗涤,混有NaHCO3,煅烧后失重偏大;滤渣C洗涤后未烘干或烘干不达标,混有微量水,煅烧后失重偏大.(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大量开采化石原料,以满足社会对能源的要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CH2═CH-CH═CH21,3-二丁烯B.
丁二醇
C.
甲基苯酚
D.
2-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制备溴乙烷(C2H5Br)的装置和步骤如图: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图所示的水槽中加入冰水;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28mL78%浓硫酸,然后加入研细的13g溴化钠和几粒碎瓷片;
③小心加热,使其充分反应.(溴乙烷沸点:38.4℃)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时若温度过高,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分子式为Br2,同时生成的无色气体分子式为SO2和H2O.
(2)为了更好的控制反应温度,更好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3)U型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油状物生成.
(4)反应结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C(填序号).
A.NaOH溶液 B.H2O C.Na2SO3溶液 D.CCl4
本步实验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填仪器名称).要进一步制得纯净的C2H5Br,可用水洗,然后加入无水CaCl2,再进行蒸馏(填操作名称). 
(5)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
④①⑤③②(填代号).
①加热;②加入AgNO3溶液;③加入稀HNO3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2H2O(g)═2H2(g)+O2(g)△H=-483.6 kJ•mol-1(△H代表反应热)
B.C(s)+O2(g)═CO2(g)△H=+393.5kJ/mol((△H代表反应热)
C.2HNO3(aq)+Ba(OH)2(aq)═Ba(NO32(aq)+2H2O(l);△H=+114.6KJ/mol(△H代表反应热)
D.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H代表中和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8g C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0 mol•L-1 Na2SO4溶液中所含的Na+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和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制品,属于热塑性塑料,可回收再利用
D.聚氯乙烯塑料强度大,抗腐蚀性强,可以用来包装需长时间保存的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铝片分别与①稀盐酸、②NaOH溶液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中产生气泡,②中不产生气泡
B.①和②中都不产生气泡
C.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①中是H2,②中是O2
D.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且都是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