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2)曲线A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1(和前空对应).
(3)曲线B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168mL.
(4)若将A、B通入CO2后生成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刚好只有Na2CO3,则a的值为15,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mol/L(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

分析 (1)加入75ml盐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计算;(2)由曲线A可知从60ml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计算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再结合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据此计算;(3)要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则aml=0,0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据此计算;
(4)若将A、B通入CO2后生成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刚好只有Na2CO3,则B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根据NaHCO3+NaOH=Na2CO3+H20,而A中氢氧化钠的物质为:0.0045mol,所以B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045mol,根据钠守恒得B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frac{0.0075mol-0.0045}{2}$=0.0015mol,而Na2CO3+HCl=NaHCO3+NaCl,所以n(HCl)=0.0015mol,a=$\frac{0.0015mol}{0.1mol/L}$=0.015L=15mL,根据钠守恒,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0075mol}{10mL×2×1{0}^{-3}L/mL}$=0.375mol/L,由此解答.

解答 解:(1)加入90ml盐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
所以n(NaOH)=n(NaCl)=n(HCl)=0.075l×0.1mol/L=0.0075mol,
所以c(NaOH)=$\frac{0.0075mol}{0.01L}$=0.75mol/L,所以c(HCl)=$\frac{0.0075mol}{0.075L}$=0.1mol/L
故答案为:0.75mol/L;
(2)CO2与NaOH反应为①CO2+NaOH=NaHCO3,②CO2+2NaOH=Na2CO3+H20,
当$\frac{n(C{O}_{2})}{n(NaOH)}$≥1,反应按①进行,等于1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3;大于1时,生成生成NaHCO3,CO2有剩余;.
当$\frac{1}{2}$<$\frac{n(C{O}_{2})}{n(NaOH)}$<1,反应按①②进行,CO2、NaOH反应,无剩余,生成物为NaHCO3、Na2CO3
当$\frac{n(C{O}_{2})}{n(NaOH)}$≤$\frac{1}{2}$,反应按②进行,等于$\frac{1}{2}$,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2CO3;小于$\frac{1}{2}$时,生成Na2CO3,NaOH有剩余;
由曲线A可知从60ml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
所以n(NaHCO3)=n(HCl)=(75ml-60ml)×0.1mol/L=1.5×10-3mol,
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n(CO2)=n(NaHCO3)=1.5×10-3mol,
由(1)可知,n(NaOH)=0.0075mol,
所以$\frac{n(C{O}_{2})}{n(NaOH)}$=$\frac{1.5×1{0}^{-3}mol}{0.0075mol}$=$\frac{1}{5}$,小于$\frac{1}{2}$,所以反应按②进行,NaOH有剩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OH.
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n(Na2CO3)=n(CO2)=1.5×10-3mol,
再根据钠离子守恒,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075mol-1.5×10-3mol×2=0.0045mol,
所以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45mol:1.5×10-3mol=3:1.
故答案为:NaOH、Na2CO3;3:1; 
(3)要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则aml=0,0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钠守恒可知:n(NaHCO3)=n(NaOH)=n(CO2)=0.0075mol,所以最大体积为:0.0075mol×22.4L/mol=0.168L,即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168mL,故答案为:168;
(4)若将A、B通入CO2后生成的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刚好只有Na2CO3,则B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根据NaHCO3+NaOH=Na2CO3+H20,而A中氢氧化钠的物质为:0.0045mol,所以B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045mol,根据钠守恒得B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frac{0.0075mol-0.0045}{2}$=0.0015mol,而Na2CO3+HCl=NaHCO3+NaCl,所以n(HCl)=0.0015mol,a=$\frac{0.0015mol}{0.1mol/L}$=0.015L=15mL,根据钠守恒,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0075mol}{10mL×2×1{0}^{-3}L/mL}$=0.375mol/L,故答案为:15; 0.375mol/L.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根据图中盐酸的体积计算出NaOH、CO2的物质的量,判断CO2与NaOH反应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CH3CH2OH+HBr$\stackrel{△}{→}$CH3CH2Br+H2O
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3CH2Br+NaOH$→_{△}^{水}$CH3CH2OH+NaBr
C.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C12H22O11(蔗糖)+H2O$→_{△}^{稀硫酸}$C6H12O6(果糖)+C6H12O6(葡萄糖)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粒子只有氧化性的是(  )
A.S2-、I-、Br-、SO${\;}_{3}^{2-}$B.S、I2、Br2、SO2
C.Fe2+、H+、NO${\;}_{3}^{-}$、MnO${\;}_{4}^{-}$D.Fe3+、H+、Cu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在高温下可用CO还原含Fe2O3的铁矿石炼铁
B.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C.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证明溶液含有Fe2+
D.氯化铁溶液有较强氧化性,氯化铁也可用作净水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标准状况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②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③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0.5NA
④0.5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NA
⑤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⑥标准状况下,1L CCl4所含分子数为1/22.4NA
⑦5NH4NO3$\frac{\underline{\;\;△\;\;}}{\;}$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5.6gN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3.75NA(  )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⑦C.②③⑤⑥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2)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Y可溶于过量盐酸,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写出Y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3H2SO4=FeSO4+Fe2(SO43+4H2O.
若要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Fe2+离子,应选用d(填写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3)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体积某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N元素被还原为NH4+).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

①反应过程中,写出铝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Al+30H++3NO3-=8Al3++3NH4++9H2O.
②混合物与硝酸反应后,Fe的存在形式是Fe3+,理由是反应中硝酸有剩余
③B与A的差值为0.008mol.
④C点对应的溶液体积为7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W、X、Y、Z为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W和Y同主族,X、Y、Z是相邻的同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X、W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化合反应
②在一定条件下Z的单质与Y的某些盐能发生置换反应
③四种元素不可能全为非金属元素
④X和Z的单质投人盛有水的同一个烧杯中,不可能都溶解.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2NH3(g)△H<0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图1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点.
②若容器容积为1L,且只加入反应物,当图中n=3mol时,反应达到平衡时H2、N2的转化率均为60%,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2.08(mol/L)-2(精确到0.01).
③图象中T2低于T1(填“高于”、“低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2)已知:2NO2(g)?N2O4(g)△H<0.
①现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2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BD.
②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通入一定量的NO2,则再次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实验室制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