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烧瓶内固体可以选用____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双选,2分)。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氯化钙
(3)上图A—F是按正确实验装置顺序排列的。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4)C装置的反应原理可应用在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写出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写出尾气处理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5 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 L,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Fe和Cu B.Zn和Cu
C.Al和Fe D.Mg和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2O5是白色固体,遇水生成碘酸(HIO3)。I2O5可用于检验并定量测定空气中的CO,在常温下发生的反应为 5CO+I2O5=5CO2+I2 (空气中其余气体不与I2O5反应)。
实验一:制取I2O5
将碘酸加热至90~110 ºC使其部分脱水,再升温至220~240 ℃并恒温4 h,使反应完全。接着慢慢冷却至室温,密封保存,即得五氧化二碘。
(1)写出碘酸制I2O5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制得的I2O5固体中含有少量I2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填标号);
A.过滤 B.蒸发结晶 C.蒸馏 D.升华
该提纯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填标号)。
A.圆底烧瓶 B.烧杯 C.普通漏斗 D.酒精灯 E.玻璃棒
实验二:检验空气中CO
利用右图装置检验空气中是否存在CO。
(3)能说明空气中含有CO的现象是 。
(4)倘若要从广口瓶中出现浑浊来判断空气中含有CO,请写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
实验三:测定空气中CO的含量
(5)将I2O5与CO反应生成的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Na2S4O6+2NaI),即可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来计算空气中CO的含量。若某次实验时测得参与反应的空气体积为a mL(标准状况下),滴定过程中,共消耗v mL c mol·L-1 Na2S2O3溶液。则该空气样品中CO的体积分数是 。
(6)该实验方案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W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组合不可能的是( )
X | Y | Z | W | |
A | C | CO | CO2 | O2 |
B | Na | Na2O | Na2O2 | O2 |
C | AlCl3 | Al(OH)3 | Na[Al(OH)4] | NaOH |
D | Fe | FeCl2 | FeCl3 | 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错误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实验室制取少量Cl2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及观察Fe(OH)2
C.用图3所示装置用H2O2溶液制备O2
D.用图4所示装置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
①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
②S(s)+ O2(g)==== SO2(g) ΔH=-296.0 kJ·mol-1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
已知:①CO(g)+NO2(g)====NO(g)+CO2(g) ΔH=-akJ·mol-1(a>0)
②2CO(g)+2NO(g)====N2(g)+
2C
O2(g) ΔH=-bkJ·
mol-1(b>0)
若用标准状况下3.36 L CO还原NO2至N2(CO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3)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4 kJ·mol-1①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②
若1 mo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 kJ,则ΔH2=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 Y | ||
Z | W | Q |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A.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Q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