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如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
B.1 mol该物质可以与1.5 mol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1.5 mol CO2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分析 A.结构不对称,苯环上含3种H;
B.只有-COOH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含碳碳双键及苯环均可发生加成反应,含-OH、-COO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苯环、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

解答 解:A.结构不对称,苯环上含3种H,则该物质中苯环上一氯代物有3种,故A错误;
B.只有-COOH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酚-OH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酚钠和碳酸氢钠,则1 mol该物质可以与1.5 mol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0.5 mol CO2,故B错误;
C.含碳碳双键及苯环均可发生加成反应,含-OH、-COO均可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苯环、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则所有C原子可能共面,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考查,注意烯烃、酚及羧酸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冰→液体水→氢气和氧气”的变化过程中,微粒间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范德华力、共价键
C.共价键、范德华力D.共价键、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了研究化学反应X+Y=Z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X的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型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X和Y的总能量比Z的总能量高(填“高”或“低”).
(3)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有机物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常在某些物理性质、化学变化或生化反应中表现出奇特的现象.例如:其中带*号的碳原子即是手性碳原子,现欲使该物质因不含手性碳原子而失去光学活性,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水解反应D.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氢氧燃料电池(当电解质为NaOH溶液时)负极反应式2H2-4e-+4OH-═4H2O,正极反应式O2+4e-+2H2O═4OH-,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酯X与奎宁酸(结构简述如图)互为同分异构体,酯X水解得到2molHCOOH和1mol醇Y,醇Y的分子式为(  )
A.C4H10O3B.C5H12O4C.C4H12O4D.C5H1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5℃时,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0.1mol•L-1NaHC2O4溶液(pH=5.5):c(Na+)>c(HC2O4-)>c(C2O42-)>c(H2C2O4
B.0.1mol•L-1NaHS溶液:c(OH-)+c(S2-)=c(H+)+c(H2S)
C.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
D.0.1mol•L-1CH3COOH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H)>c(CH3COO-)>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I)、某学生用0.100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mL;
E.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F.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序号填写)BDCEAF.
(2)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B.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 mL.
(II)、Fe(NO33的水溶液呈酸(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3H2O?Fe(OH)3+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1)氧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的转化:NO$→_{反应Ⅰ}^{O_{3}}$NO2$→_{反应Ⅱ}^{CO(NH_{2})_{2}}$N2
反应Ⅰ为:NO+O3=NO2+O2,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反应Ⅱ中,当n(NO2):n[CO(NH22]=3: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NO2+4CO(NH22=7N2+8H2O+4CO2
(2)硝化法是一种古老的生产硫酸的方法,同时实现了氮氧化物的循环转化,主要反应为:NO2(g)+SO2(g)?SO3(g)+NO(g)△H=-41.8kJ•mol-1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写出NO和O2反应生成NO2的热化学方程式2NO(g)+O2(g)=2NO2(g),△H=-113.0 kJ•mol-1
(3)某化学兴趣小组构想将NO转化为HNO3,装置如图1,电极为多孔惰性材料.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O-3e-+2H2O=NO3-+4H+

(4)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stackrel{催化剂}{?}$CH3OCH3(g)+3H2O(g);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C{H}_{3})×{c}^{3}({H}_{2}O)}{{c}^{2}(C{O}_{2})×{c}^{6}({H}_{2})}$.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
(5)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H<0.在容积均为VL的I、Ⅱ、Ⅲ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此时I、Ⅱ、Ⅲ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Ⅲ;若三个容器内的反应都达到化学平衡时,CO转化率最大的反应温度是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