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D
带玻璃塞的试剂瓶
聚乙烯盒铁罐车
铝制饭盒
可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盛装食品可用于运输浓硫酸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
A.AB.BC.CD.D

分析 A.玻璃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能把玻璃塞黏住;
B.根据聚乙烯无毒判断;
C.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D.根据铝及其氧化铝的两性判断.

解答 解:A.氢氧化钠呈强碱性,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能把玻璃塞黏住,所以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氢氧化钠溶液,故A错误;
B.因为聚乙烯无毒,所以可以用来盛放食品,故B正确;
C.用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是因为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C正确;
D.因为铝及其氧化铝具有两性,即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所以铝制饭盒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基本性质,注意根据铝的两性、铁的钝化、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来判断是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硫酸厂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SO2尾气.

(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恒温恒容.2C (s)+2SO2(g)?S2(g)+2CO2(g).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图1
①第一次出现平衡的时间是第20min;
②0~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V(SO2)=0.03mol/(L•min);
③3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最有可能是减小CO2的浓度;40min时,平衡常数值为0.675.
(2)亚硫酸钠吸收法
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SO2+H2O=2HSO3-
②常温下,当吸收至pH=6时,吸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d(填序号)
A.c(Na+)+c(H+)>c(SO32-)+c(HSO3-)+c(OH-)     B.c(Na+)=c(SO32-)+c(HSO3-)+C(H2SO3
C.c(Na+)>c(SO32-)>c(OH)>c(H+)            D.水电离出c(OH)=l×l0-8 mol/L
(3)电化学处理法
如图2所示,左侧Pt(1)电极的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碱性条件下,用右侧P(2)电极排出的S2O42-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N2,同时有SO32-生成.若阳极转移电子6mol,则理论上处理NO2气体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
C.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D.可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盛有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资料介绍Fe3+在水溶液中通常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Fe(H2O)6]3+几乎无色.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实验室Fe(NO33和FeCl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产生了疑问,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①[Fe(H2O)6]3++H2O?[Fe(H2O)6-n(OH)n]3-n(黄色)+nH3O+(n=1~6);
②[FeCl4(H2O)2]-为黄色.
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I】

(1)你认为Fe(NO3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Fe(H2O)6]3+水解产生了[Fe(H2O)6-n(OH)n]3-n
(2)你认为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含有[FeCl4(H2O)2]-微粒,理由:试管②、④中加入等量的HNO3后,②中溶液褪色,而④中溶液
仍呈黄色.
【实验II】
已知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用色度计分别测定0.5mol•L-1 Fe(NO33和FeCl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透光率如图所示.

(3)随着温度升高,Fe(NO33溶液透光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平衡[Fe(H2O)6]3++nH2O?[Fe(H2O)6-n(OH)n]3-n+nH3O+正向移动,[Fe(H2O)6-n(OH)n]3-n浓度增大,溶液颜色加深.
(4)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幅度明显大于Fe(NO33溶液,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H2O)6]3++4Cl-?[FeCl4(H2O)2]-+4H2O,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实验Ⅲ】
该实验小组同学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验证(4)中结论.
(5)取试管②中无色溶液,滴加几滴B(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试剂,填写字母序号),通过现象能证明(4)中结论正确.
A.Fe(NO33溶液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   D.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Ca2++HCO3-+OH-→CaCO3↓+H2O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使SO42ˉ恰好完全反应:2Ba2++4OH-+Al3++2SO42-→BaSO4↓+AlO2-+2H2O
C.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2HCO3-
D.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溶液:2Fe3++3S2-→2FeS↓+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溶于氯化铁溶液:Fe+2Fe3+=3Fe2+
B.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C.氯水具有漂白性:Cl2+H2O?2H++Cl-+ClO-
D.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2H++2Cl-$\frac{\underline{\;通电\;}}{\;}$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同周期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中Z最小.W与X同主族,其最高化合价是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Y<Z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C.X分别与Z、W形成化合物的熔点:Z<WD.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g+、NO3-、Cl-、K+B.K+、Ba2+、OH-、SO42-
C.H+、NO3-、Fe2+、Na+D.Cu2+、NH4+、Cl-、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铜、镓、硒、硅等元素的化合物是生产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请回答: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已知高温下CuO→Cu2O+O2,从铜原子价层电子结构(3d和4s轨道上应填充的电子数)变化角度来看,能生成Cu2O的原因是Cu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9,Cu2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后者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而前者不是.
(2)硒、硅均能与氢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则它们形成的组成最简单的氢化物中,分子构型分别为V形,正四面体,若“Si-H”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氢元素,氢气与硒反应时单质硒是氧化剂,则硒与硅的电负性相对大小为Se>Si(填“>”、“<”).
(3)SeO2常温下白色晶体,熔点为340~350℃,315℃时升华,则SeO2固体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若SeO2类似于SO2是V型分子,则Se原子外层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
(4)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生成配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BF3•NH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B与N之间形成配位键.
(5)金刚砂(SiC)的硬度为9.5,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金刚砂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12个;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金刚砂的密度表达式为$\frac{1.6×1{0}^{32}}{{N}_{A}}$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