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③④⑤ | C. | ②④⑤ | D. | ①②③④⑤ |
分析 据氯气先氧化碘离子,然后氧化二价铁,最后氧化溴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铁离子,则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溴离子可能被氧化来分析.
解答 解:氯气先氧化碘离子,然后氧化二价铁,最后氧化溴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碘离子全部被氧化,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溴离子可能被氧化,
①氯气先氧化碘离子,然后氧化二价铁,最后氧化溴离子,则碘离子还原性最强,溴离子最弱,而氧化性按Br2、Fe3+、I2的顺序逐渐减弱,故正确;
②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也可能未被氧化,故错误;
③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故正确;
④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二价铁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所以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故正确;
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Br-被完全氧化,I-、Fe2+均被完全氧化,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在离子反应中应用的考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溶液中一定存在Na+、I-、CO32- | |
B. | 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只有I-、SO32- | |
C. | 只需再进行一个实验,就可完全确定溶液的组成 | |
D. | 溶液中一定存在Br-、CO32-,至少存在Na+、NH4+中的一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不动 | |
B. | 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 |
C. | 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 |
D. | 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向上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 | |
B. | 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 |
C. | 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 |
D. | 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n/mol时间/min | 0 | 10 | 20 | 40 | 50 |
T1 | n(CH4) | 0.50 | 0.35 | 0.25 | 0.10 | 0.10 |
T2 | n(CH4) | 0.50 | 0.30 | 0.18 | 0.15 | 0.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