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
B. | 移液前容量瓶不干燥 | |
C. | 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 | |
D. | 溶解所称NaCl并移液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
分析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影响,依据C=$\frac{n}{V}$可知,凡是使n偏大或者使V偏小的操作,溶液浓度都会偏大,反之溶液浓度偏小,据此解答.
解答 解: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故A选;
B.移液前容量瓶不干燥,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不选;
C.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C不选;
D.解所称NaCl并移液后,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操作正确,溶液的浓度准确,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误差分析,明确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影响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以得到平稳的气流 | |
B. | 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
C. | 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溴乙烷中是否含有溴元素 | |
D. | 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乙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甲酸,再做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共热的实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
B. | 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空隙 | |
C. |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 |
D. |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Ba2+、CO32-、NO3- | B. | Na+、OH-、K+、MnO4- | ||
C. | K+、HCO3-、SO42-、Na+ | D. | H+、Cl-、Cu2+、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8g冰晶体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2NA | |
B. | 1mol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数目为NA | |
C. | 1mol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4NA | |
D. | 22.4LHF(标准状况)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H=-95.6 kJ•mol-1 | |
B. | 稀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 kJ•mol-1 | |
C. | 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5 kJ•mol-1 | |
D. | 已知2C(s)+O2(g)═2CO(g)△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H=-110.5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浓度/mol.L-1/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O | 1.0 | 0.58 | 0.40 | 0.40 | 0.48 | 0.48 |
N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CO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