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①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变色、⑤无水硫酸铜吸水、⑥工业制氧气、⑦白磷变成红磷、⑧久置浓HNO3变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①④ | B. | ⑥⑧ | C. | ②⑥⑦ | D. | ③⑤⑦⑧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 |
分析: |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分析各选项是否符合化学变化的概念,即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
解答: | 解:①导电:有物理变化如:金属导电.例如:铜通电后仍为铜,无新物质生成,但氯化钠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故①错误; ②自行车车胎爆炸是物理变化,是气压过大造成,故②错误; ③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化学变化,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故③正确; ④活性炭吸附能使溶液褪色,是物理变化,故④错误;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原来白色是硫酸铜,变蓝是生成了五水合硫酸铜,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⑤正确; ⑥工业制氧气,方法是先将空气降温加压液化,然后降压升温,先变成气体的是氮气,剩余的主要是氧气,过程是液化和气化,无新物质生成,故⑥错误; ⑦白磷有毒,红磷无毒,两者是不同的物质,白磷转化为红磷,是化学变化,故⑦正确;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发生反应:4HNO3 故选D. |
点评: |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c(N2O)/mol/L | 0.1 | 0.090 | 0.080 | 0.070 | 0.060 | 0.050 | 0.040 | 0.030 | 0.020 | 0.010 | 0.000 |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云、烟、雾等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 B. | 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
| C. |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 D. | 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做燃料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CO2气体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
| B. |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
| C.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
| D. | 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 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D. 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SO2作还原剂的是( )
| A. | 2H2S+SO2→3S↓+2H2O | B. | SO2+2Mg→2MgO+S |
| C. | Cl2+SO2+2H2O→H2SO4+2HCl | D. | SO2+2NaOH→Na2S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如果该化学方程式中S和H2SO4的系数分别是5和1
(1)请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CuS+ HNO3= Cu(NO3)2+ S+ H2SO4+ NO+ H2O
(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3)反应中,1mol 还原剂 (选填“得到”或“失去”) mol电子.
(4)如在标准状况下,反应产生336mL气体,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 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 ,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 ,装置D中②的名称是 。
(4)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O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