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使PH试纸变成红色的溶液,可能存在大量的:NH4+、Cu2+、ClO-、Cl-
B.(NH42Fe(SO42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K+、Cu2+、Cl-、MnO4-
C.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4I-+O2+2H2O═2I2+4OH-
D.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分析 A.使pH试纸变成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铜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B.高锰酸根离子能够氧化(NH42Fe(SO42溶液中的亚铁离子;
C.酸性溶液中不会生成氢氧根离子;
D.氢氧化钙少量,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书写.

解答 解:A.使pH试纸变成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Cu2+、ClO-发生双水解反应,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H42Fe(SO42溶液中能够电离出亚铁离子,MnO4-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酸性溶液中产物中不会存在企业改革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4I-+O2+4H++═2I2+2H2O,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2H2O+CO3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O2 与酸性Ba(NO32不反应,但SO2可与酸性Ba(NO32溶液反应
②常温下,浓硝酸与铜和铁反应都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
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可用过量的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⑥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A.①④⑤B.①⑥C.②③④D.全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以氯化铁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后的溶液(简称“腐蚀废液”)为主要原料来制备氯化铁晶体,从而重新用作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试剂.该制备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和操作Ⅱ相同,其中操作I加入的试剂W是铁粉 (填写名称),操作Ⅱ和操作Ⅲ都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玻璃棒,其中操作Ⅲ中该仪器的作用是搅拌.
(2)进行操作Ⅲ前需要通人气体V,该气体化学式是Cl2,若将溶液U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化学式是Fe2O3
(3)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V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2O.
(4)若通人的V的量不足,则最后制得的氯化铁晶体不纯净,这是因为溶液U中含有杂质
FeCl2.请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溶液U中的成分,并判断通入的V的量是否不足取少量溶液U,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显血红色,则表明溶液U中含有Fe3+(或FeCl3),另取少量溶液U,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褪色,则表明溶液U中含有Fe2+(或FeCl2),说明通人V的量不足,若KMnO4溶液不褪色,说明通人V的量足够 (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供选择的试剂: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氯水.
(5)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Cu2+Fe2+Mg2+
pH5.27.6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离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Cu2+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Mg(OH)2]>Ksp[Fe(OH)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到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D.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二氧化锰的质量.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此时压强为p,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则v(I2)增大
B.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Ar(Ar不参与反应),则v(I2)减小
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1molAr(Ar不参与反应),则v(H2)减小
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则v(H2)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温度下:A+B?2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如果A为气体,且增大压强时,通过平衡移动使A的平衡浓度增大,则B为固体或纯液体(填“状态”),
(2)如果减少或增加B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是固体或纯液体(填“状态”).
(3)如果升温,C的平衡浓度降低,此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机物:①硝基苯;②环己烷;③甲苯;④苯磺酸;⑤溴苯;⑥异丙苯.其中不能由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②④B.C.①⑤②⑥D.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反应4A(s)+3B(g)═2C(g)+D(s),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化学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分别用B、C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
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
D.在这2 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都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