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测0.1 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
B.水滴石穿:CO2+CaCO3+H2O═Ca(HCO32
C.NH4Cl溶解在T2O中:NH4++T2O?NH3•T2O+H+
D.乙烷的燃烧热为-1559.9 kJ•mol-1,则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2H6(g)+7O2(g)═4CO2(g)+6H2O(l)△H=-3119.8kJ•mol-1

分析 A.根据0.1 mol/L氨水的pH为11,则氨水不完全电离;
B.水滴石穿表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溶解碳酸钙;
C.NH4Cl溶解在T2O中NH4+发生水解显酸性;
D.根据燃烧热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书写.

解答 解:A.因为0.1 mol/L氨水的pH为11,则氨水不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A正确;
B.水滴石穿表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溶解碳酸钙生成碳酸氢钙,反应为:CO2+CaCO3+H2O═Ca(HCO32,故B正确;
C.NH4Cl溶解在T2O中NH4+发生水解显酸性,水解方程式为:NH4++T2O?NH3•HTO+T+,故C错误;
D.因为燃烧热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又乙烷的燃烧热为-1559.9 kJ•mol-1,所以2C2H6(g)+7O2(g)═4CO2(g)+6H2O(l)△H=-3119.8kJ•mol-1,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方程式的书写,侧重电离、水解、热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考查,明确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律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用Na2C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2SO3.其实验流程如图1

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2是所示.
(1)图2中的线2表示的组分为NaHCO3(填化学式)
(2)实验时,“反应II”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NaHSO3+NaOH=Na2SO3+H2O(主要)SO2+2NaOH=Na2SO3+H2O(次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国家标准规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97.0%为优等品,≥93.0%为一等品.为了确定实验所得产品的等级,研究小组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①方法I:称取2.570g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双氧水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4.660g,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m(BaSO4)=4.660g,n(BaSO4)=$\frac{4.660g}{233g/mol}$=0.020mol,则经氧化后n(Na2SO4)=0.020mol,m(Na2SO4)=0.020mol×142g/mol=2.840g,根据差量法,原混合物中的Na2SO3:n(Na2SO3)=$\frac{2.840g-2.570g}{16g/mol}$,m(Na2SO3)=$\frac{2.840g-2.570g}{16g/mol}$×126g/mol=2.12625g,w(Na2SO3)=$\frac{2.1262g}{2.570g}$×100%≈82.73%.
如若不考虑杂质,则n(Na2SO3)=n(BaSO4)=0.020mol,
m(Na2SO3)=0.020mol×126g/mol=2.520g,
w(Na2SO3)=$\frac{2.520g}{2.570g}$×100%≈98.05%.(写出计算过程)
②方法II:称取1.326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滴加0.1250mol/L I2溶液,恰好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时,消耗I2溶液20.00mL.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n(Na2SO3)=n(I2)=20.00mL×10-3L/mL×0.1250mol/L=0.0025mol,m(Na2SO3)=0.0025mol×126g/mol×$\frac{100ml}{2500ml}$=1.260g,
w(Na2SO3)=$\frac{1.260g}{1.326g}$×100%≈95.02%.(写出计算过程)
③判断Na2SO3产品的等级,并说明理由方案I中的产品为优等品,方案II中的产品为一等品.但是方案I产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在方案I的测定中,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对测定有干扰,而方案II是直接测定亚硫酸钠,可信度和精确度都要更高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按要求书写名称或结构简式:
(1)羟基的电子式
(2)-C3H7结构简式:-CH2CH2CH3、-CH(CH32
(3)的系统命名为3-甲基戊烷;
(4)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支链最多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5)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C6H14;名称是2-甲基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2.4g Na2R中含Na+0.4mol,则12.4g Na2R的物质的量为0.2mol,摩尔质量为6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O2(g)+2H2(g)=2H2O(g)△H=-483.6kJ•mol-1
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CO2(g)+C(s,石墨)=2CO(g)△H=+172.5kJ•mol-1
(1)请写出CO与水蒸汽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2)在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水蒸汽,在850℃时发生反应,容器中CO和水蒸汽浓度变化如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3mol/(L•min),请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K=1.
时间/minCOH2OCO2H2
00.2000.30000
20.1380.2380.0620.062
3c1c2c3c3
4c1c2c3c3
50.1160.2160.084
60.0960.2660.104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1数值大于0.08mol/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是以下的原因d(填字母),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填字母)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C.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铜反应:H++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反应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可用于铁轨的焊接,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俗称吊白块,不稳定,120℃时会分解,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图: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 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冷凝管中冷却水从a(填“a”或“b”)口进水.
(2)A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
(3)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SO3+HCHO+Zn+H2O=NaHSO2•HCHO+Zn(OH)2
(4)步骤3中在真空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使产物分解,也防止防止氧气将产物氧化;
(5)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准确称取2.0g样品,完全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所配溶液,加入过量碘完全反应后(已知I2不能氧化甲醛,杂质不反应),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466g.[M(NaHSO2•HCHO•2H2O)=154g/mol]
①如何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经洗净,若有白色沉淀,则未洗净.
②则所制得的产品的纯度为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