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研究小组以粗盐和碳酸氢铵(NH4HCO3)为原料,采用以下流程制备纯碱和氯化铵.
已知盐的热分解温度:NH4HCO3 36℃; NaHCO3 270℃; NH4Cl 340℃; Na2CO3>850℃

(1)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使用的试剂有:①NaOH  ②BaCl2③HCl ④Na2CO3,其加入的顺序合理的是B
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
过滤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如何判断粗盐中SO42-是否已除尽?取少量除杂后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含SO42-已除尽;
(3)从NaCl溶液到沉淀1的过程中,需蒸发浓缩.在加入固体NH4HCO3之前进行蒸发浓缩优于在加入NH4HCO3之后,原因是可避免NH4HCO3的分解;
(4)写出沉淀1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5)为提高NH4Cl产品的产率和纯度,需在滤液中加入氨水,理由是抑制NH4+水解;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步骤X包括的操作有补充煮沸时损失的NH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6)采用“甲醛法”测定工业产品中氯化铵的纯度(假定杂质不与甲醛反应),反应原理为:4NH4Cl+6HCHO→(CH26N4+4HCl+6H2O 某技术人员称取1.5g该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甲醛并加水配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10mL,滴入酚酞再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则该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89.2%.

分析 根据题中流程可知,粗盐水提纯后得氯化钠溶液,经蒸发浓缩后,温度控制在30℃~35℃,防止碳酸氢按分解,加入碳酸氢铵,生成沉淀1为碳酸氢钠,滤液1主要为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氨水,可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沉淀2为氯化铵固体,经洗涤、干燥得纯净的氯化铵,滤液2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1)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使用的试剂有:①NaOH  ②BaCl2③HCl ④Na2CO3,根据前面加入的物质是过量的,在后面加入的物质在除去溶液中原来的杂质外还要将前面加入的试剂杂质除去,据此判断;过滤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可判断粗盐中SO42-是否已除尽;
(3)蒸发浓缩时溶液要加热,而NH4HCO3在36℃开始分解,据此答题;
(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5)氨水能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同时能使NaHCO3转化为Na2CO3,并补充煮沸时损失的NH3,从氯化铵溶液得到氯化铵固体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6)由滴定用去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4NH4Cl+6HCHO→(CH26N4+4HCl+6H2O,计算出氯化铵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粗盐中含有Ca2+用Na2CO3除去,Mg2+用NaOH除去,SO42-用BaCl2除去,考虑到除SO42-时,滴加过量的BaCl2,引入的Ba2+也需要用Na2CO3溶液除去,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先滴加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然后滴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后最后滤液里滴加稀盐酸酸化,选项B符合题意;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故答案为:B;引流;
(2)判断粗盐中SO42-是否已除尽,实际检验SO42-是否存在,可选择BaCl2溶液来检验,具体操作是:取少量除杂后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含SO42-已除尽,
故答案为:取少量除杂后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含SO42-已除尽;
(3)NH4HCO3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在加NH4HCO3前加热浓缩NaCl溶液,可避免NH4HCO3的分解,
故答案为:可避免NH4HCO3的分解;
(4)沉淀1是NaHCO3,其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5)NH4Cl是强酸弱碱盐易水解,且水解生成的HCl有挥发性,NH3•H2O不稳定,易分解放出NH3,故加热过程中添加氨水,可抑制水解,补充挥发的氨,有利于提高NH4Cl的产率和纯度;步骤X的操作目的是从溶液里析出NH4Cl晶体,因此需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并过滤,为提高NH4Cl产品的产率和纯度,需在滤液中加入氨水,理由是:抑制NH4+水解;使NaHCO3转化为Na2CO3 ,步骤X包括的操作有:补充煮沸时损失的NH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故答案为:抑制NH4+水解;使NaHCO3转化为Na2CO3;补充煮沸时损失的NH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6)采用“甲醛法”测定工业产品中氯化铵的纯度其原理是
4NH4Cl+6HCHO→(CH26N4+4HCl+6H2O,再用NaOH溶液滴定,根据原子守恒规律可得关系式:NH4Cl-HCl-NaOH,可知滴定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就是原产品中NH4Cl的物质的量,10mL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25L=0.00025mol,则样品中NH4Cl的物质的量为0.00025mol×10=0.025mol,质量为0.025mol×53.5g•mol-1=1.3375g,该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frac{1.3375g}{1.5g}$×100%=89.2%,
故答案为:89.2%.

点评 本题考查侯氏制碱法、溶解度、物质的分离提纯、物质含量测定等,题目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对流程的分析和基础知识的灵活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ONH4(s)△H<0
(1)如用下图I装置制取氨气,锥形瓶中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钠固体(或浓氨水与碱石灰或浓氨水与生石灰)等.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Ⅱ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图I中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或通过观察气泡,控制NH3与CO2的反应速率),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b(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减压40℃以下烘干     c.高压加热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H42CO3
步骤3:取步骤2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有NH4HCO3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氨基甲酸铵样品3.30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7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moL该物质因加成反应消耗溴2mol
C.既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又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1mol该有机物生成H2O 7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 Cl2+2NaOH═NaClO+NaCl+H2O.
(2)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取5mLpH=13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2H++ClO-+Cl-═Cl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
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 0.5mol•L-1KI溶液,10mL 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20mL.(已知:2S2O32-+I2═S4O62-+2I-).注:相对原子质量Cl35.5,Na23,S32,O 16,I 127,K39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42%(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获得结论:此实验制得的消毒液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家用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亚硝酸钠大量用于染料和有机合成工业.用木屑制备亚硝酸钠的流程如图1:

已知氧化过程中,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55~60℃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1)酸溶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或使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吸收完成后,将吸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白色晶状的亚硝酸钠.
(2)实验室模拟氧化和吸收过程的装置如图2所示,A装置须控制反应液的温度不高于60℃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导致HNO3分解,降低NaNO2的产率;B装置用于制备亚硝酸钠,其中盛放的溶液是b(填字母).
a.NaCl溶液b.Na2CO3溶液c.NaNO3溶液
(3)工业上在吸收过程中需控制NO和NO2的物质的量比接近1:1.若(NO):n(NO2)>1:1,则会导致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若n(NO):n(NO2)<1:1会使产品中混有的杂质为NaNO3
(4)已知NaNO2能把酸性条件下的Fe2+氧化,同时产生一种有毒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O2-+2H++Fe2+=NO↑+Fe3++H2O.
(5)已知:①NaNO2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能把I-氧化为I2;S2O32-又能把I2还原为I-.②NaNO2也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为测定产品NaNO2的纯度,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准确称量适量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用c3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读数,重复以上操作2~3次.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c1 mol•L-1 KI溶液、淀粉溶液、c2 mol•L-1 Na2S2O3溶液、c3 mol•L-1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常温下:
S(s,单斜)+O2(g)=SO2(g)+297.16kJ;
S(s,正交)+O2(g)=SO2(g)+296.83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g)+O2(g)=SO2(g)+Q3   Q3>297.16 kJ
B.单斜硫和正交硫互为同分异构体
C.常温下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D.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CuCl2、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一种制备铜的氯化物的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装置进行反应①,导管a通入氯气(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省略).写出铜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frac{\underline{\;点燃\;}}{\;}$CuCl2
(2)上述流程中试剂X、固体J的物质分别为c.
a.NaOH  Fe(0H)3        b.NH3•H2O  Fe(OH)2
C.CuO   Fe(OH)3        d.CuSO4   Cu(OH)2
(3)反应②是向溶液2 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2Cu2++2Cl-+SO2+2H2O$\frac{\underline{\;\;△\;\;}}{\;}$2CuCl↓+4H++SO42-
(4)反应后,如图2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腐蚀过程的正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上也会有部分CuCl析出,写出此过程中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Cu2++e-+Cl-=Cu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高富氧底吹熔池炼铜新工艺反应炉如图

(1)该新工艺的优点之一是混合矿料不需要干燥、磨细.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后,经静电除尘后进入酸厂回收利用,这样做体现化学的绿色化学思想.
(2)该新工艺的优点之二是首次投料需要添加少量的燃料,当反应充分启动后就不需要再投放燃料,说明反应炉中的反应总体来说是放热反应.
(3)此法冶炼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经过上面设备煅烧后最终化合态的铜生成铜和SO2,在冶炼铜矿过程中存在重要反应:2CuFeS2+O2=Cu2S+2FeS+SO2、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
(4)从放铜锍口放出的铜锍中还含有铁和硫必须除去,铜锍吹炼过程是火法冶炼生产粗铜的最后一道工序,吹炼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使铁氧化造渣,主要化学反应为:
①2FeS+3O2+SiO2=2FeO•SiO2+2SO2,第二阶段是使上一个阶段中没有反应彻底的Cu2S氧化成粗铜,主要化学反应为:
②Cu2S+O2=2Cu+SO2,下列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正确的是BC(填序号)
A.反应②氧化剂只有O2
B.硫元素在①和②均被氧化
C.①和②在反应过程中都有共价键破坏和共价键形成
(5)图中渣包中的炉渣含有Fe2O3、FeO、SiO2等,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提供的试剂:KMnO4溶液、KSCN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稀盐酸,所选试剂为稀硫酸KMnO4溶液.实验现象是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的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日益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1)垃圾处理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原则的措施之一.贴有如图所示标志的垃圾箱收集的是A(填字母代号).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其它垃圾     D.无害垃圾
(2)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B(填字母代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CO和NO等向向大气的排放,在催化转化器中,CO和NO发生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主程式: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 2CO2+N2
(4)使用Pb2+含量超标的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某冶炼厂产生了Pb2+含量超标的废水,处理此废水的方法是加入适量Na2S,使Pb2+沉淀而除去.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Pb2+=Pb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