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某化学兴趣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Cu(70%)、Al(25%)、Fe(4%)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1)在金属混合物与酸的反应中,表现氧化性的离子为NO3-;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Au、Pt.
(2)第②步加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通过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其目的是使Al3+、Fe3+转化为沉淀;
(3)通过操作Ⅱ可以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下列是操作Ⅱ的一种实验方案.

实验中:试剂1是H2SO4,试剂2是Al.(填化学式)

分析 Cu、Fe、Al、Au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可以得到滤液1为铁盐、铝盐、铜盐溶液,滤渣1为Au、Pt,向滤液1中加入双氧水和氢氧化钠,加H2O2的作用是把Fe2+氧化为Fe3+,结合沉淀的pH可知,调节pH为<4,过滤分离出氢氧化铁,再调节pH为5左右,过滤得滤液2为硫酸铜溶液,滤渣2为Al(OH)3,加硫酸溶解后结晶得到晶体,
(1)在金属混合物与酸的反应中,硝酸充当氧化剂,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滤渣1的成份;
(2)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且被还原为水,无杂质无污染;可以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易于沉淀除去,调节溶液PH目的是铁离子和铝离子全部沉淀;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把Fe2+氧化为Fe3+,该氧化剂的优点是不引入杂质,产物对环境物污染.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和Al3+形成沉淀.所以滤液2的成分是Cu2+,滤渣2的成分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
(3)滤渣2含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加入硫酸后再加入铝可除杂铁,蒸发结晶可得到硫酸铝晶体.

解答 解:Cu、Fe、Al、Au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可以得到滤液1为铁盐、铝盐、铜盐溶液,滤渣1为Au、Pt,向滤液1中加入双氧水和氢氧化钠,加H2O2的作用是把Fe2+氧化为Fe3+,结合沉淀的pH可知,调节pH为<4,过滤分离出氢氧化铁,再调节pH为5左右,过滤得滤液2为硫酸铜溶液,滤渣2为Al(OH)3,加硫酸溶解后结晶得到晶体,
(1)在金属混合物与酸的反应中,硝酸充当氧化剂,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滤渣1为Au、Pt,故答案为:NO3-;Au、Pt;
(2)第②步加H2O2是为了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滤液1为铁盐、铝盐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调节溶液PH铁离子和铝离子全部沉淀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和滤液硫酸铜,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使Al3+、Fe3+转化为沉淀;
(3)先在滤渣中加H2SO4,生成Fe2(SO43和Al2(SO43,再加Al粉和Fe2(SO43生成Al2(SO43,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可得硫酸铝晶体,
故答案为:H2SO4;Al.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实验流程及物质组成、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与过量NaOH完全反应时,A与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与新制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4.
(2)A在浓H2SO4作用下,若发生分子内脱水,所生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

(1)锻粉主要含MgO和CaO,用适量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或滤液Ⅰ中c(
Mg2+)小于5×10-6mol•L-1,则溶液pH大于11;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CaSO4微溶于水,用(NH42SO4代替NH4NO3,会生成CaSO4沉淀引起Ca2+的损失.(Mg(OH)2的Ksp=5×10-12
(2)滤液Ⅰ中阴离子有NO3-、OH-(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2,会生成Ca(HCO3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
(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4)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2Al+6H2O$\frac{\underline{\;电解\;}}{\;}$2Al(OH)3↓+3H2↑.
(5)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根据下列各图曲线表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l表示常温下向体积为10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O.1mol•L-1CH3COOH液后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则b点处有:c(CH3COOH)+c(H+)=c(OH-
B.图2表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其中I表示醋酸,II表示盐酸,且溶液导电性:c>b>a
C.图3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D.由图4得出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掖中加入适量CuO,调节溶液的pH至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度均为0.1mol/L的①CH3COOH ②NH4Cl ③H2SO4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②
B.常温下,pH=2与pH=3的CH3COOH溶液,前者的c(CH3COOH)是后者的10倍
C.任意稀盐酸中c(H+)的精确计算式可以表示为c(H+)=c(Cl-)+Kw/c(OH-
D.同c(NH4+)的溶液: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NH3•H2O ④CH3COONH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lg$\frac{c({H}^{+})}{c(O{H}^{-})}$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的酸性弱于HY
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
C.c点溶液中:c(Y-)>c(HY)
D.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的氨水滴定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土壤浸出溶液,溶液的pH变化与滴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土壤是酸性土壤
B.当溶液中c(H+)=c(OH-)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9mL
C.M、N点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一定相等
D.将20mL此氨水与10mL同浓度的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存在:C(NH4+)>c(Cl-)>c(NH3•H2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合物H可用以下路线合成:

已知:R-CH=CH2$\underset{\stackrel{(i){B}_{2}{H}_{6}}{→}}{(ii){H}_{2}{O}_{2}/O{H}^{-}}$RCH2CH2OH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88g CO2和45g H2O,且A分子结构中有3个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D的名称(系统命名)为2-甲基丙烯;
(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F与2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
(4)G中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和羧基;官能团种类不变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种4;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①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原子数为2NA
②0.5molO2和0.5molO3的混合物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2.5NA
③常温常压下,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④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⑤1molNa2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⑥1mol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分子数为0.5NA
⑦1mol/L NaCl溶液含有NA个Na+
⑧13.5g A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NA
⑨标准状况下,2.24LCH4所含电子数为NA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