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制烧碱所用盐水需两次精制.第一次精制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盐水中Ca2+、Mg2+、Fe3+、SO42-等离子,过程如下:
Ⅰ.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Ⅱ.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Ⅲ.滤液用盐酸调节pH,获得一次精制盐水.
已知:过程Ⅰ、Ⅱ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溶解度(20℃/g)如表:
完成下列填空:
CaSO4Mg2(OH)2CO3CaCO3BaSO4BaCO3
2.6×10-22.5×10-47.8×10-42.4×10-41.7×10-3
(1)过程Ⅰ除去的离子是SO42-
(2)检测Fe3+是否除尽的方法是取少量过程II后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说明Fe3+已除尽,反之没除尽.
(3)过程Ⅰ选用BaCl2而不选用CaCl2,请运用表中数据解释原因BaSO4的溶解度比CaSO4的小,可将SO42-沉淀更完.
(4)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是2Mg2++2CO32-+H2O═Mg2(OH)2CO3↓+CO2↑.
(5)检测Ca2+、Mg2+、Ba2+是否除尽时,只需检测Ba2+即可,原因是在BaCO3、CaCO3、Mg2(OH)2CO3中,BaCO3的溶解度最大,若Ba2+沉淀完全,则说明Mg2+和Ca2+也沉淀完全.
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流程示意如下:

(6)过程Ⅳ除去的离子是NH4+、I-
(7)过程VI中,在电解槽的阴极区生成NaOH,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H+在阴极上得电子变成H2逸出,使H2O?H++OH-电离平衡向右移动,OH-在阴极区浓度增大,Na+向阴极区移动,最后NaOH在阴极区生成.

分析 (1)根据氯化钡能够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进行解答;
(2)根据检验铁离子的方法进行分析Fe3+是否除尽的方法;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BaSO4与CaSO4的溶解度大小,溶解度越小,沉淀越完全;
(4)镁离子能够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Mg2(OH)2CO3沉淀,从而除去镁离子杂质,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根据BaCO3、CaCO3、Mg2(OH)2CO3 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精制盐水先加次氯酸钠,将NH4+氧化成氮气,同时将I-氧化成I2,在盐水a中再加入硫代硫酸钠,将IO3-还原成I2,同时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除去溶液中的I2,得盐水b,通过离子交换法除去Ca2+、Mg2+,得盐水c再电解得氢氧化钠溶液,
(6)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铵根离子和碘离子;
(7)根据电解原理及水的电离平衡H2O?H++OH-进行分析在电解槽的阴极区生成NaOH原理.

解答 解:(1)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过滤除去硫酸钡,从而除去杂质SO42-
故答案为:SO42-
(2)检测Fe3+是否除尽的方法为:取少量过程II后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说明Fe3+已除尽,反之没除尽,
故答案为:取少量过程II后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说明Fe3+已除尽,反之没除尽;
(3)硫酸钡的溶度积为2.4×10-4,硫酸钙的溶度积为2.6×10-2,显然硫酸钙的溶度积大于硫酸钡,即BaSO4的溶解度比CaSO4的小,可将SO42-沉淀更完,
故答案为:BaSO4的溶解度比CaSO4的小,可将SO42-沉淀更完;
(4)镁离子能够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Mg2(OH)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g2++2CO32-+H2O═Mg2(OH)2CO3↓+CO2↑,
故答案为:2Mg2++2CO32-+H2O═Mg2(OH)2CO3↓+CO2↑;
(5)根据步骤数据可知,在BaCO3、CaCO3、Mg2(OH)2CO3 中,BaCO3的溶解度最大,若Ba2+沉淀完全,则说明Mg2+ 和Ca2+也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在BaCO3、CaCO3、Mg2(OH)2CO3 中,BaCO3的溶解度最大,若Ba2+沉淀完全,则说明Mg2+ 和Ca2+也沉淀完全;
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精制盐水先加次氯酸钠,将NH4+氧化成氮气,同时将I-氧化成I2,在盐水a中再加入硫代硫酸钠,将IO3-还原成I2,同时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除去溶液中的I2,得盐水b,通过离子交换法除去Ca2+、Mg2+,得盐水c再电解得氢氧化钠溶液,
(6)过程Ⅳ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根离子能够氧化NH4+、I-,从而除去杂质NH4+、I-
故答案为:NH4+、I-
(7)电解过程中,H+在阴极上得电子变成H2逸出,使H2O?H++OH-电离平衡向右移动,OH-在阴极区浓度增大,Na+向阴极区移动,最后NaOH在阴极区生成,
故答案为:H+在阴极上得电子变成H2逸出,使H2O?H++OH-电离平衡向右移动,OH-在阴极区浓度增大,Na+向阴极区移动,最后NaOH在阴极区生成.

点评 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平衡及转化、电解原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试题涉及的题量较大,知识点较多,注意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则,明确电解原理及应用方法,能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在没有浓盐酸情况下,常用浓硫酸、食盐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2NaCl+3H2SO4(浓)+MnO2$\frac{\underline{\;\;△\;\;}}{\;}$2NaHSO4+MnSO4+Cl2↑+2H2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MnO2+2H2SO4(浓)$\frac{\underline{\;\;△\;\;}}{\;}$2MnSO4+O2↑+2H2O.

(1)请从上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仪器可重复使用)组成一套验证氯水的酸性、氧化性及漂白性的实验装置,同时证明制氯气过程中产生了O2.现提供以下药品:MnO2、浓硫酸、食盐、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淀粉-KI溶液、碱石灰、蒸馏水.将所用仪器的序号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划横线部分不需要填写).
选用的仪器加入的试剂
A二氧化锰、浓硫酸、食盐
D--
证明有氧气生成的操作及现象是把D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撤走酒精灯,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持续进行过程中,观察到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洗气瓶中的颜色变化是紫色→红色→无色→黄绿色.
(3)实验中观察到装有淀粉-KI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蓝色,最后褪色.经测定碘最终被氧化成+5价,且溶液呈强酸性.写出有关溶液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l2+2KI=I2+2KCl,5Cl2+I2+6H2O=2HIO3+10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
C.乙酸、乙醇、四氯化碳D.苯、乙醇、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芳香族卤代烃的分子式为C7H7Cl,它可能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今有化合物
①: ②:
③:     ⑤
(1)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2)写出④分子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O2$→_{△}^{催化剂}$2HCHO+2H2O.
(3)⑤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和HBr发生反应,生成溴乙烷,则化合物③和HBr发生反应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五种化合物各1mol分别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体积大小关系是氢气的体积相同.
(5)现有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a L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消耗氧气体积为3a L(相同状况下),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D.(填字母)
A.1:1B.2:1  C.1:2  D.任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0.15mol烃A,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 13.44L(标况),等质量的A能跟0.3molH2加成,则A的结构式可能是(  )
A.CH2═CH-CH2-CH3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中国历史悠久,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酿酒、造纸技术都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B.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指硝酸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2SO2(g)+O2(g)?2SO3(g)△H<0,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1)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无
(填“有”或“无”),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
加入V2O5后,改变的是图中的B.
A.△H    B.E    C.△H-E     D.△H+E
(2)某温度下,甲同学将2mol SO2和1mol O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①所示,若A点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为0.04mol/L,则容器的体积为10L;图①中B点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6:3:34;反应到达平衡时,时间t1时缩小容器体积,请在图②中画出时间t1之后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图③为压强等于0.50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图,图中T2<T1(填写“大于”或“小于”)

(3)在2L的密闭容器中,乙同学投入2mol SO2和b mol O2,25min时达到平衡,如图所示,在35min时,改变某一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后,70min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①10min时,v(SO2>v(SO3(填“>”“<”或“=”)
②求0~10min时,v(O2)=0.025mol/(L•min)
③反应开始至35min时,测得反应共放热138.6kJ,则反应2SO2(g)+O2(g)?2SO3(g)
△H=198kJ/mol
④35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d
a.加入更多的V2O5      b.从容器中分离出少量O2          c.投入一定量的SO3
d.降低反应温度         e.往容器中加入N2,使容器压强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①乙醇与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②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在水中加热;③葡萄糖与钠反应;④乙醇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中,不包括的反应类型是(  )
A.氧化反应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