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及稀硫酸,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实验室拟以下列方法制取CuCl: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试回答以下问题:
(1)CuCl制备过程中需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的CuSO4溶液.
①配制950mL 2.0mol/L的CuSO4溶液应称取胆矾的质量为500g.
②某学生实际配制CuSO4溶液的浓度为1.8mol/L,原因可能是CD.
A.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
(2)写出用上述方法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2Cu2++SO32-+2Cl-+H2O$\frac{\underline{\;\;△\;\;}}{\;}$2CuCl↓+SO42-+2H+
(3)在上述制取过程中,经过滤得到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即得产品.其中“于70℃真空干燥”的目的是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回答两点)
(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最常用的避孕环含金属铜,避孕过程中生成了CuCl.其原因是铜与人体分泌物中的盐酸以及子宫内的空气反应:Cu+HCl+O2=CuCl+HO2,HO2(超氧酸) 不仅是一种弱酸而且也是一种自由基,具有极高的活性.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C.
A.氧化产物是HO2
B.HO2在碱中能稳定存在
C.HO2 的电离方程式是HO2?H++O2-
D.1mol Cu 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分析 (1)①一定容积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相应体积的溶液,由于没有950ml的容量瓶,选择大于950ml相近规格的容量瓶;根据化学式可知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根据m=cnM计算所需胆矾的质量;②根据c=$\frac{n}{V}$、m=n×M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来判断;
(2)亚硫酸根和硫酸铜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
(3)乙醇和水易挥发,CuCl具有还原性,可以被空气氧化;
(4)反应Cu+HCl+O2=CuCl+HO2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O2为氧化剂,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该题.

解答 解:(1)①由于没有950ml的容量瓶,选择大于950ml相近规格的容量瓶,所以应选择1000ml规格容量瓶,
根据化学式可知硫酸铜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所以需要胆矾的质量为:
1L×2mol/L×250g/mol=500g,
故答案为:500;
②A.砝码生锈后增重,使称量的固体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A错误;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的浓度不变,故B错误;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正确;
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2)Na2SO3和硫酸铜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SO32-+2Cl-+H2O$\frac{\underline{\;\;△\;\;}}{\;}$2CuCl↓+SO42-+2H+
故答案为:2Cu2++SO32-+2Cl-+H2O$\frac{\underline{\;\;△\;\;}}{\;}$2CuCl↓+SO42-+2H+
(3)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这样可以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故答案为: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4)A.O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O2为还原产物,故A错误;
B.HO2为超氧酸,应具有酸性,可与碱反应,故B错误;
C.HO2(超氧酸) 是一种弱酸,所以HO2 的电离方程式为HO2?H++O2-,故C正确;
D.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则1molCu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准确判断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掌握氧化还原知识以及铜的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可作玻璃和瓷器着色剂、油类的脱硫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旧印刷电路板获得氧化铜,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
(1)获得硫酸铜:该小组同学利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从而获得硫酸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H++H2O2═Cu2++2H2O.
(2)制备氧化铜:
粗CuSO4溶液(含有硫酸铁杂质)$\stackrel{步骤Ⅰ}{→}$纯CuSO4溶液$\stackrel{步骤Ⅱ}{→}$CuSO4•5H2O→…→CuO
已知:pH≥6.4时Cu(OH)2沉淀完全,而在pH=3~4时Fe(OH)3即能完全沉淀.
①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硫酸铁,可慢慢加入下列某些物质,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下列物质有利于控制溶液PH=3.5的是AC.
A.Cu2(OH)2CO3粉末  B.Fe2O3粉末
C.Cu(OH)2固体  D.NaOH固体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固体,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水浴加热烘干.水浴加热的特点是受热更均匀,温度不会超过100℃.
(3)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探究氧化铜是否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收集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1.2g1.2g1.2g
其他物质质量无其他物质CuO 0.5gMnO2 0.5g
待测数据
①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产生25mL气体所需时间.
②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上下移动量气管,使量气管液出现高度差,一段时间后量气管中的液面差不变,则装置不漏气.
③为探究CuO在实验Ⅱ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检测CuO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是海洋矿物中的一种,它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黄铜矿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frac{\underline{\;高温\;}}{\;}$Cu+4FeO+2Fe2O3+16SO2.已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Cu的化合价为+2,
①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u、O(填元素符号),
②生成1mol Fe2O3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0mol.
(2)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过量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先将滤液氧化,再向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①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SiO2
B.②中将滤液氧化常常选用H2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
C.只能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提供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碘水,
①所选试剂为稀硫酸、KMnO4溶液.
②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的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HeB.CC.AlD.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直至盐酸过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
B.当滴加盐酸至溶液pH<7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一定是HCl和NH4Cl
C.当滴加盐酸至溶液pH=7时,此时溶液中,c(NH4+)>c(Cl-
D.当滴加盐酸至恰好完全中和时,c(Cl-)>c(NH4+)>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且m+n>p (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B的转化率减小.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减小.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变深;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变浅.(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干电池的糊状物{二氧化锰、碳粉、淀粉[化学式(C6H10O5n]、氯化铵和氯化锌等}从中回收并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过滤、干燥及灼烧等步骤.(1)溶解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若发现过滤时,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裂、加入混合液超出滤纸边缘(写出两点).
(3)洗涤时.洗涤沉淀及如何证明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在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没过固体,静置,使其自然流下,重复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否则就没洗涤干净
(4)在空气中灼烧时,用到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还用到仪器有坩埚灼烧时碳粉转变为CO2(写化学式)
(5)若二氧化锰干燥后未灼烧,能否用作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不能,二氧化锰中会含有碳及一些未溶解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发生危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地区连续发生5.7级地震,为了防止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消毒剂、漂白剂等.过氧化物是很好的选择,下列有关过氧化物的相关问题:
(I)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H2O2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Cr(OH)3↓+3O2↑+2H2O
(3)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36
(II)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以表示为Na2CO3•H2O2,它具有碳酸钠和双氧水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可以是过碳酸钠变质,从而失去漂白效果.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MnO2:2Na2CO3•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2Na2CO3
②酸性KMnO4溶液: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③稀盐酸:Na2CO3•H2O2+2HCl=2NaCl+H2O+CO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探究SO2性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产生倒吸现象,说明SO2极易溶于水
B.将SO2通入BaCl2 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Cl2,产生白色沉淀
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BaSO3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