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右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的体积为V L.
(1)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10OH-=CO32-+7H2O;
(2)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22.4L(标况下)时,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分析 (1)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为:CH4-8e-+10OH-=CO32-+7H2O;
(2)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22.4L(标况下)时,甲烷的物质的量为:$\frac{22.4L}{22.4L/mol}$=1mol,而总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消耗氢氧化钾为2mol,根据c=$\frac{n}{V}$进行计算求解.

解答 解:(1)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为:CH4-8e-+10OH-=CO32-+7H2O;故答案为:CH4-8e-+10OH-=CO32-+7H2O;
(2)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22.4L(标况下)时,甲烷的物质的量为:$\frac{22.4L}{22.4L/mol}$=1mol,而总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消耗氢氧化钾为2mol,则此时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4-2}{2}$=1mol/L,故答案为:1mol/L.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通过计算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等重要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氧化钙溶于水B.铁粉溶于稀硫酸
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化学键的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高
C.一个反应的焓变因反应物的用量和反应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D.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HClO的酸性比H2SO4
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SiO2可以和碱溶液及酸溶液反应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D.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CH3Cl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根据键线式回答下列问题: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5H9O2,结构简式为CH2=CH(CH3)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1)如果C中装饱和的H2S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填“强”或“弱”或“无法判断”).
(2)利用如图装置证明Cl2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
粉末,C中装入淀粉KI溶液,则C中现象是淀粉-KI溶液变蓝色
(3)现有浓硝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非金属性:N>C>Si.C中装试剂硅酸钠溶液,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改进措施为:在B、C之间加一个盛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A.第二周期的核电荷数和最高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B.烷烃中碳原子数(X)与氢原子数(Y)的关系
C.温度大于100℃时,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同温同压下燃烧前后参与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和(X)与生成物的气体体积之和(Y)的关系
D.燃烧一定质量C2H4与C3H6的混合气体,消耗O2的物质的量(Y)与C3H6的质量分数(X)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