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已知:A是一种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求:
(1)A的实验式(最简式);
(2)A的分子式;
(3)写出A所有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分析 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0%-6.67%=53.33%,Z则C、H、O原子个数比值为$\frac{40%}{12}$:$\frac{6.67%}{1}$:$\frac{53.33%}{16}$=1:2:1,可知实验式,结合相对分子质量为60解答该题.

解答 解:(1)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0%-6.67%=53.33%,Z则C、H、O原子个数比值为$\frac{40%}{12}$:$\frac{6.67%}{1}$:$\frac{53.33%}{16}$=1:2:1,可知实验式为CH2O,
答:A的实验式为CH2O;
(2)设分子式为(CH2O)n,由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可知30n=60,n=2,则分子式为C2H4O2
答:A的分子式为C2H4O2
(3)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能为乙酸或甲酸甲酯,或HC(OH)=CHOH,结构简式为CH3COOH、HCOOCH3或 HC(OH)=CHOH,
答:结构简式有CH3COOH、HCOOCH3或 HC(OH)=CHOH.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计算思路以及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乙二酸俗称草酸,其K1=5.4×10-2,K2=5.4×10-5.草酸和其盐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发生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卤水豆腐和菠菜一起食用容易导致结石,卤水豆腐中含有可溶性钙盐,菠菜中含有草酸,写出导致结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a2++H2C2O4=CaC2O4↓+2H+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将等浓度的草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反应后溶液的pH,若溶液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
C.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已知浓度的草酸,酚酞做指示剂,若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近似是草酸的2倍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
D.向大量氯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碳酸钠溶液,再加入草酸钠溶液,利用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草酸钙
(2)①草酸晶体170℃以上发生分解,从元素组成和碳元素化合价分析:可能生成三种氧化物,则三种氧化物化学式为CO、CO2、H2O;也可能生成两一种氧化物和一种酸,则该酸化学式为HCOOH.
②事实表明,草酸晶体170℃以上分解产物为三种氧化物.甲组同学欲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却草酸蒸气,避免与澄清的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干扰二氧化碳的检出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此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不能检验CO、H2O
(3)碳元素的稳定价态为+4价,所以草酸具有还原性.
①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时,发现开始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后来溶液迅速褪色,
解释原因
产生的MnSO4可作此反应的催化剂,导致后来反应突然加快
②测定某25ml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用a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Vml,写出计算草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只列式不做任何计算,写出单位)$\frac{amol/L×VmL×\frac{5}{2}}{25mL}$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
B.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
C.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
D.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下列物质中:NaCI、NaOH、Na2O2、H2O2、(NH42S、CCI4、C2H2、SiC.晶体硅、金刚石、SO3
①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NaCl
②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和配位键的离子晶体是(NH42S
③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Na2O2
④其中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C2H2
⑤其中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H2O2
⑥其中含有极性键的原子晶体是Si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某同学归纳的表与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XYZ
A胶体分散系淀粉溶液
B强电解质强酸硫酸
C化合物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D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酸与盐的反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6gFe与Br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3.2g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A
C.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小于0.1NA
D.常温常压下,22.4LO2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精美的瓷器彰显中华古代文明.青瓷是中国最早发明的瓷器,青瓷表面的绿色是釉层中的+2价铁元素显色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C8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粒子不带电,胶体分散质粒子带电
B.溶液中溶质的粒子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运动无规律
C.通直流电后,溶液中溶质的粒子分别向两极运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向某一极运动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光亮的“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