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变化均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氯化钠潮解B.海水蒸馏制淡水、石油裂化
C.碘的升华、煤的气化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SO2漂白草帽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是溴从水中转移到苯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氯化钠潮解是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在表面形成溶液,都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海水蒸馏制淡水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属于物理变化,石油裂化是大分子分解生成小分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碘的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是碳变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SO2漂白草帽是 有色物质结合为无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mA(s)+nB(g)?pC(g)+qD(g)△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及其图象是:

(1)增大A的量,平衡不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
(2)增加B的量,平衡正移动;图象是A(填下图对应的字母,下同).
(3)减少C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图象是E.
(4)减小容器的压强,平衡逆 移动(若n>p+q);图象是C.
(5)增大容器的压强,平衡不 移动(若n=p+q);图象是D.
(6)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图象是B.
(7)使用正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图象是D.
(8)恒压下,充入非反应气体(若n<p+q),平衡正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欲验证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而非其他成分,现有①干燥氯气 ②稀盐酸 ③新制氯水 ④有色布条 ⑤稀硫酸 ⑥食盐水.他选用合适试剂,至少要做的三个实验是(用简要文字说明,不必验证水是否具有漂白作用)
①稀盐酸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②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③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BCD
物质单晶桂漂白液小苏打铁红
有效成分SiNaClONaHCO3Fe2O3
用途做光导纤维做消毒剂灭火器做涂料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原子形成化合物时,电子云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会产生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BF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NF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型.
(2)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价电子均参与成键,但杂化方式不一定相同.在乙烷、乙烯、乙炔和苯四种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杂化的分子是CH≡CH(写结构简式,下同),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是CH2=CH2、C6H6,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是CH3CH3.试写出一种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要求同时含有三种不同杂化方式的碳原子CH3CH2CH=CHC≡CH.
(3)已知H2O、NH3、CH4三种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H4>NH3>H2O,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氨气分子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水分子中含有2个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增大,故键角逐渐减小.
(4)由于电荷的作用,阴、阳离子形成化合物时离子的电子云会发生变化,使离子键逐渐向共价键过渡.阳离子电荷数越多,阴离子半径越大时,电子云变化越大,导致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由此可知,四种卤化银(AgF、AgC1、AgBr和Agl)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gF>AgCl>AgBr>Ag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含有少量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羰基硫(COS)等],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羰基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过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COS$→_{I}^{NaOH溶液}$Na2S溶液$→_{Ⅱ}^{△}$H2
(1)羰基硫分子的电子式为.反应I除生成两种正盐外,还有水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COS+4NaOH=Na2S+Na2CO3+2H2O.
(2)已知反应II的产物X溶液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2O32-,则II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5H2O=S2O32-+4H2↑+2OH-
(3)图是反应II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2产量的关系图(Na2S初始含量为3mmo1).
a.判断T1、T2、T3的大小:T1>T2>T3
b.在T1温度下,充分反应后,若X溶液中除S2O32-外,还有因发生副反应而同时产生的SO42-,则溶液中c(S2O32-):c(SO42-)=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W氮  
 X  硫Z
(1)写出Z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写出工业生产X单质粗产品的化学方程式: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2)硫的最简单氢化物与硫的低价氧化物通入水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3)化合物Q是由W元素与镁元素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 Mg(OH)2和1 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写出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C3+4H2O=2Mg(OH)2+C3H4↑;
(4)MnO2与500mL 一定浓度的HZ溶液反应,生成11.2L Z2(标准状况),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44.8L(标准状况)H2,则原HZ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绿色有机合成中,为减轻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的措施有(  )
A.水相反应B.固相反应
C.超临界CO2中进行反应D.使用苯作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酸性、还原性.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B中溶液又变为红色,
DD中颜色无变化.
(3)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Cl2和SO2,防止污染空气.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如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氯气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二者能按1: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气体失去漂白性,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Cl2+2H2O═4H++SO42-+2Cl-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通入的二氧化硫或者氯气一方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