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某有机物0.3克完全燃烧后生成224毫升(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0.18克水.已知该物质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试求:
(1)有机物的分子式.
(2)试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分析 n(CO2)=$\frac{0.224L}{22.4L/mol}$=0.01mol,n(H2O)=$\frac{0.18g}{18g/mol}$=0.01mol,该物质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60,
6g有机物物质的量$\frac{0.3g}{60g/mol}$=0.005mol,结合原子守恒及质量守恒推断有机物.

解答 解:n(CO2)=$\frac{0.224L}{22.4L/mol}$=0.01mol,n(H2O)=$\frac{0.18g}{18g/mol}$=0.01mol,该物质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60,
6g有机物物质的量$\frac{0.3g}{60g/mol}$=0.005mol,
由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中C原子个数为$\frac{0.01mol}{0.005mol}$=2,H原子个数为$\frac{0.01mol×2}{0.005mol}$=4,O原子个数为$\frac{\frac{0.3g-0.01mol×12g/mol-0.01mol×2×1g/mol}{16g/mol}}{0.005mol}$=2,
(1)由上述计算可知,1个分子中含2个C、4个H、2个O,则分子式为C2H4O2
答: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
(2)分子式C2H4O2符合羧酸及饱和酯的通式,可能为CH3COOH(乙酸)或HCOOCH3(甲酸甲酯),
答: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命名为CH3COOH(乙酸)或HCOOCH3(甲酸甲酯).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及分子式计算确定,为高频考点,把握守恒法推断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滴定法是化学上常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滴定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
Ⅰ.甲化学兴趣小组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3次,并记录数据.
(1)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B.(填序号)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从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2000mol/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NaOH溶液读数记录(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0.000.4020.40
第二次20.004.0024.00
第三次20.002.0024.10
Ⅱ.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测定了某工厂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ml的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将自己配制的0.01mol•L-1标准Na2S2O3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2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答:
(1)步骤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KI=I2+2KCl;加入的指示剂是淀粉溶液.
(2)步骤②应使用碱式滴定管.
(3)氯的所测浓度比实际浓度会偏大,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CE(填序号)
A  配制标准Na2S2O3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
B  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水样
C  装标准Na2S2O3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没有润洗
D  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  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Ⅲ.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已知一些银盐的颜色和Ksp(20℃)如下表,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
化学式AgClAgBrAgIAg2SAg2CrO4
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黑色红色
Ksp2.0×10-105.4×10-138.3×10-172.0×10-482.0×10-12
(1)滴定时,你认为该滴定适宜选用的指示剂是下列中的D.(填序号)
A.KBrB.KIC.K2S         D.K2CrO4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frac{c(Br-)}{c(Cl-)}$=2.7×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25℃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Ⅰ.将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混合溶液的pH=9的原因CH3COO-+H2O?CH3COOH+OH-
(2)混合后溶液中c(CH3COOH)=(1×10-5-1×10-9)mol•L-1(填写精确值).
(3)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①(NH42CO3 ②CH3COONH4 ③(NH42SO4 ④NH4Cl,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①②④③(填序号).
Ⅱ.Mg(OH)2沉淀可溶解于NH4Cl溶液.同学对有关该反应的原理的解释如下:甲同学认为是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H+中和了Mg(OH)2电离出的OH-导致沉淀溶解;乙同学认为是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导致沉淀溶解.
(4)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一种试剂来验证甲、乙两同学的观点,他选用的试剂是B
A.NH4NO3 B.CH3COONH4C.Na2CO3 D.NH3•H2O
(5)丙同学选择该试剂的理由是:CH3COONH4溶液呈中性,不存在甲同学观点中条件,以此确认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6)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加到Mg(OH)2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可知:乙(填“甲”或“乙”)的解释更合理.Mg(OH)2沉淀与NH4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 NH4+═Mg2++2NH3•H2O.
(7)现有Mg(OH)2和Al(OH)3沉淀的混合物,若除去Mg(OH)2得到纯净的Al(OH)3,可用NH4NO3(或CH3COONH4等铵盐均可)(填写所用试剂的化学式,试剂从本题涉及的试剂中选取,下同);若除去Al(OH)3得到纯净的Mg(OH)2,可用NaOH溶液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还原性最强
D.IA族与 VII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测定Cl2、Br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水、溴水、NaCl溶液、NaBr溶液、酒精、四氯化碳)

实验步骤如下,并由上回答下列问题:
(1)2ml试剂是NaBr溶液,加入少量氯水试剂,再加入四氯化碳试剂;
(2)现象是液分层,下层橙红色,上层无色;
(3)实验可证明氧化性Cl2>Br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钨是我国丰产元素,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制灯泡的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钨在自然界主要以钨(+6价)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开采价值的钨矿石是白钨矿和黑钨矿,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黑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化学式常写作(Fe,Mn)WO4,钨酸(H2WO4)酸性很弱,难溶于水,黑钨矿传统冶炼工艺的第一阶段是碱熔法:其中A、B、C都是钨的化合物,回答:
(1)74W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六周期.
(2)写出上述流程中B、C的化学式:BH2WO4;CWO3
(3)钨冶炼工艺的第二阶段则是用碳、氢等还原剂把氧化钨还原为金属钨,对钨的纯度要求不高时,可用碳作还原剂,写出用碳还原氧化钨制取金属钨的化学方程式WO3+3C$\frac{\underline{\;\;△\;\;}}{\;}$W+3CO↑或2WO3+3C$\frac{\underline{\;\;△\;\;}}{\;}$2W+3CO2↑.
为了获得可以拉制灯丝的高纯度金属钨,不宜用碳而必须用氢气作还原剂,为什么?因为钨的熔点很高,不容易转变为液态,如果用碳做还原剂,混杂在金属中的碳不易除去,而且碳会在高温下和金属钨反应形成碳化钨,不容易获得纯的金属钨,用氢气作还原剂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4)仲钨酸的肼盐在热分解时会发生内在氧化还原反应,我国钨化学研究的奠基人顾冀东先生采用这一反应制得了蓝色的、非整比的钨氧化物WO3-x,这种蓝色氧化钨具有比表面积大、易还原的优点,在制钨粉时温度容易控制,目前冶炼拉制钨丝的金属钨都用蓝色氧化钨为原料,经分析得知蓝色氧化钨中钨的质量分数为0.7985.计算WO3-x中x的值,x=0.10(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体积为2.24L(在标准状况)
B.加入合金的质量不可能为9.6g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mL
D.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B.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Ag-e-═Ag+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