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6 B.1∶7 C.2∶11 D.16∶25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的6种盐溶液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2和Na2CO3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Na2CO3+H2O=HClO+NaHCO3+NaCl
B.相同条件下电离程度比较:HCO3->HSO3->HClO
C.6种溶液中,Na2Si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
D.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c(HSO3-)>c(SO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 胶体会产生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吸附带电离子而显电性
C.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水溶液能否导电
D.离子反应是否能够发生要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 Br― B. SO42— C. H2SO3 D. 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气体 | a | b | c | d |
A | CO2 | 盐酸 | CaCO3 | 饱和Na2CO3 溶液 | 浓硫酸 |
B | Cl2 | 浓盐酸 | MnO2 | NaOH溶液 | 浓硫酸 |
C | NH3 | 饱和NH4Cl 溶液 | 消石灰 | H2O | 固体NaOH |
D | NO | 稀硝酸 | 铜屑 | H2O | 浓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色语言,化学用语可以准确表述化学现象、变化以及本质。完成下列有关方程式。
(1)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多姿多彩,把SO2通入硝酸铁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上述变化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所涉及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n mol 溴化亚铁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的氯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沉淀A ,沉淀B 。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