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B.制成0.5L 1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10H2O晶体质量为143克
C.相同条件下,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密度比等于7:8
D.配制480 mL溶液时,选择规格为480 mL的容量瓶

分析 A、还原性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B、制成0.5L 1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质量为:0.5mol×286g/mol=143g;
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相同的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D、配制480 mL溶液时,选择规格为500 mL的容量.

解答 解:A、还原性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故A错误;
B、制成0.5L 1mol/L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质量为:0.5mol×286g/mol=143g,故B正确;
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相同的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相同条件下,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密度比等于8:7,故C错误;
D、配制480 mL溶液时,选择规格为500 mL的容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容量瓶规格的选择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车用妄全气囊中反应方程式为BNaN3=2Na+3N2↑,用双桥线标出电子 转移的数目和变化类型,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若要得到标准状况下33.6LN2,需要多少克NaN3(写出计算过程),NaN3的密度约为2g/cm3,则NaN3的体积约为多少立方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组合是:(  )
A.戊烷与乙烷B.淀粉和纤维素C.D.CH3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氢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里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O3$?_{光}^{光}$O2+O Cl+O3→ClO+O2
ClO+O→Cl+O2 总反应:2O3→3O2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D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C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先用开水冲泡洗衣粉,这样洗涤效果会增强
B.烧煤时可以加入少量石灰石,防止环境污染
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
D.家用水壶积存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钡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Ba2++2OH-+Cu2++SO42-═BaSO4↓+Cu(OH)2
B.石灰石溶于稀盐酸:CO32-+2H+═CO2↑+H2O
C.少量的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溶液混合:Ba2++2OH-+2H++SO42-═BaSO4↓+2H2O
D.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质量相等的O2与S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含原子个数比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Mg2++2OH-,要使Mg(OH)2固体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MgSO4B.加HCl溶液C.加NaOHD.加少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Fe+2H+═Fe3++H2
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C.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 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