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X、Y、Z、W、M、N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氢元素;X与M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M为Na;Y、Z、W的原子序数小于M,处于第二周期,X能与Y、Z、W分别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考虑10电子分子等,为C、N、O、F中的3种,六种元素单质中三种为气体、三种为固体,而Y、Z、W的单质只有至少有2种气体单体,又W与N同主族,则N属于固体,故W不能为F元素,而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M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则平均最外层电子数为5.5,Z最外层电子数为5、W最外层电子数为6,可推知Y为C、Z为N、W为O,W与N同主族,则N为S元素.
解答 解:X、Y、Z、W、M、N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氢元素;X与M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M为Na;Y、Z、W的原子序数小于M,处于第二周期,X能与Y、Z、W分别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考虑10电子分子等,为C、N、O、F中的3种,六种元素单质中三种为气体、三种为固体,而Y、Z、W的单质只有至少有2种气体单体,又W与N同主族,则N属于固体,故W不能为F元素,而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M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则平均最外层电子数为5.5,Z最外层电子数为5、W最外层电子数为6,可推知Y为C、Z为N、W为O,W与N同主族,则N为S元素.
(1)N为S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单质,故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6种,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是3p,所在能层排满有18个电子,
故答案为:16;3p;18;
(2)X、Z 形成的含18电子的化合物为N2H4,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X和W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H2O2,此化合物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N-+H2O2=CO32-+NH3↑,
故答案为:H2O2;OH-+CN-+H2O2=CO32-+NH3↑;
(4)CH4为非极性分子,NH3为极性分子,H2O为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NH3与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NH3在H2O中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CH4为非极性分子,NH3为极性分子,H2O为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NH3与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NH3在H2O中的溶解度.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用水可以鉴别甲苯和四氯化碳 | |
B. | 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 |
C. | 乙醇分子中不含有OH- | |
D. | 9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 |
B. |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 | |
C. | 由H+(aq)+OH-(aq)=H2O(l)△H=-57.3 kJ•mol-1,可知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 |
D. |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T/K | 催化剂的用量/g | 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0.5 | 0.01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
③ | ||||
④ | 0 |
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mol•L-1 |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min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0.01 | 14 | 13 | 11 |
0.001 | 6 | 7 | 7 |
实验编号 | 20℃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20℃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 mol/L H2C2O4溶液 | H2O | 0.2 mol/L KMnO4溶液 | 3 mol/L 稀硫酸 | ||
1 | 3.0 | 2.0 | 3.0 | 2.0 | 4.0 |
2 | 3.0 | V1 | 2.0 | 2.0 | 5.2 |
3 | 3.0 | 4.0 | 1.0 | V2 | 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族 周 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①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电解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H2PO4-+Li+-2e-═LiFePO4+2H+ | |
B. | 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充电过程中Li+向阴极移动 | |
C. | 充电时,LiFePO4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 |
D. | 该锂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PO4+Li++e-═LiFeP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 |
B. |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 |
C. | 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 |
D. | 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