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一种沉淀;
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一种Cu(OH)2沉淀;
丙同学认为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
(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 ;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 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2)装置C中装有的试剂名称是 。
(3)按你的装置连接顺序,甲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说明甲的猜想是正确的。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丙同学通过装置Ⅰ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1)实验有关操作为:①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样品:②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口瓶中水的上面覆盖了一层植物油,若瓶中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CO2的体积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气体的体积为aL(标况下),则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CuCO3的式量为124)。
(4)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方法,可能因气体体积测量不准,导致误差较大。建议改用图中的Ⅱ、III装置进行实验。只需进行简单而又必要的数据测定,可比较准确地确定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较合理的装置_______(填代号)。但是丁同学的装置仍然有缺陷,所测结果将偏高或偏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为了增强漂白粉的使用效果,在使用漂白粉时必须和盐酸混合使用
D.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 B. | n(Na+):n(Cl﹣)可能为7:3 |
| C. | 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 D. | 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试管Ⅰ中先加入3mL 95%的乙醇, 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无水乙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Ⅱ中加入5ml 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Ⅰ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试管Ⅰ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加热。试回答:
(1)试管Ⅱ中的导管不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2)反应完毕后,振荡试管Ⅱ,观察到试管Ⅱ中的现象是 ;
(3)试管Ⅰ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
(4)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_______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5)试管Ⅱ中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6)写出试管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几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右
图装置进行“一器多用”的实验探究(a中盛放的液体均匀慢速滴下;b中盛放的药品足量;若在c、d中盛装
液体,则长导管均浸入液面以下),每组同学设想在a、b、c、d中分别盛放不同物质,来制取某种气体并检
验其性质。
请你回答以下各组同学在交流实验设计方案中提出的问题:
Ⅰ.(1)若a:浓盐酸;b:高锰酸钾(其氧化性比二氧化锰强很多);c:红色鲜花瓣。在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中盛放药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稀盐酸;b:贝壳粉;c:饱和碳酸钠溶液;d:饱和Na2SiO3溶液。在实验过
程中,c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现象是____________,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你认为四组同学在制取气体之前都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你还可以利用此装置的a和b两部分制取的气体有(只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
A.KOH溶液和Al2(SO4)3溶液
B.稀H2SO4和NaHCO3溶液
C.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
D.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的溶液 |
D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氯气中所含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原子数为0.3NA,
C.1L1mol/LFeCl3溶液所含Cl-数目为NA,
D.一定条件下1molH2和1molCl2充分反应后生成HCl分子数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