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在一个定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的某一时间SO2、O2和SO3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05mol•L-1和0.3mol•L-1.当反应达平衡时不可能存在的数据正确的是(  )
A.c(SO2)=0.25 mol•L-1B.c(O2)=0.12 mol•L-1
C.c(SO2)+c(SO3)=0.15 mol•L-1D.c(SO3)+c(O2)=0.3 mol•L-1

分析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为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

解答 解:该题2SO2(g)+O2(g)?2SO3(g)是一个可逆反应.假设SO2(g)和O2(g)全部转化为SO3(g).
        2SO2(g)+O2(g)?2SO3(g)
初始 0.1mol?L-1 0.05mol?L-1 0.3mol?L-1
变化 0.1mol?L-1 0.05mol?L-1 0.1mol?L-1
终了 0               0              0.4mol?L-1
假设SO3(g)全部转化为SO2(g)和O2(g)
            2SO2(g)+O2(g)?2SO3(g)
初始 0.1mol?L-1 0.05mol?L-1 0.3mol?L-1
变化 0.3mol?L-1 0.15mol?L-1 0.3mol?L-1
终了 0.4mol?L-1 0.2mol?L-1 0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无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还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实际不可能100%转化.
综上情况可知:0<c(SO2)<0.4mol?L-1 ;0<c(O2)<0.2mol?L-1 ;0<c(SO3)<0.4mol?L-1
A、SO2为0.25 mol•L-1在范围内,符合条件,故A不选;
B、O2为0.12 mol•L-1范围内,符合条件,故B不选;
C、硫不守恒,应有c(SO2)+c(SO3)=0.4mol•L-1,故C选;
D、0<c(SO3)+c(O2)<0.6 mol•L-1,所以c(SO3)+c(O2)=0.3 mol•L-1在范围内,符合条件,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理解什么是可逆反应,其特点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生成物也不能完全转化为反应物,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反应:2X(g)+Y(g)?2Z(g).某研究小组将4mol X和2mol Y置于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定不同时段内X的转化率,得到如下表数据:
t(min) 2 4.5 5 6
 X转化率 30% 40% 70%70%
根据以上信息作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
B.反应在5.5min时,v(X)=v(Z)
C.6min时,容器中剩余1.4mol Y
D.其他条件不变,将X的物质的量改为10mol,则可得4mol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 =△H2(填“>”、“<”或“=”,下同).
(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H2
①P4(白磷,s)+5O2(g)═2P2O5(s)△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H2
(4)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7.3kJ.
(5)已知:0.5mol CH4(g)与0.5mo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H=+2a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如图所示各物质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未列出.其中A、D、K为单质,其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处不同周期,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原子是D原子的两倍,K原子是A原子的两倍;E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工业上常用C的无水晶体制备A.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 Mg,I的电子式  .
(2)从C溶液制备C无水晶体的操作要点是 将C溶液先蒸发浓缩结晶,后将晶体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去结晶水,得无水氯化镁.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反应②C+4HNO3(浓)═CO2+4NO2↑+2H2O.
(4)常温下,B溶液的pH < 7(填>、<或=),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NH4++H2O?NH3•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请完成下列填空:
(1)当SO2和SO3中分子个数比为1:1 时,原子总数之比为3:4,质量之比为4:5.
(2)中和含0.2mol HCl的稀盐酸,需NaOH的质量为8.0g.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质量比是1:2;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是2:1;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中所含氢原子个数比是3:1;若两者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比是2:3.
(4)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frac{10a}{b}$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D.A、B、C、D物质的量比为1:2: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N2与4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5.6LSO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A
C.1 molCu和足量的硫粉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2NA
D.常温下,4.6g NO2 和N2O4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O2,H为SO3
(2)A的电子式为
(3)写出B+C-→D的化学方程式Na2O2+SO2=Na2SO4.写出E+G-→F的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炼铁技术备受关注,已知:
①2Fe2O3(s)+3C(s)?4Fe(s)+3CO2(g)△H=+460.5kJ•mol-1
②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1
③断裂1mol CO(s)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076kJ的能量
断裂1mol CO2(s)气体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1490kJ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断裂1mol C(s)中所有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834.5kJ.
(2)T1℃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后,CO2的浓度为a mol•L-1;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b mol•L-1,则a=b.(选填“>”“<”或“=”)
(3)起始温度均为T2℃时,向容积为10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O发生反应②,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编号容器起始时物质的量 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平衡常数(K)
 Fe2O3 COFe 
1恒温 0.51.5  0.8K1
2恒温 2 3 m
K2
3绝热 1 1.5 n
K3
①T2℃时,容器1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64.
②容器2中,5min达到平衡,则0~5min内以CO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CO2)=0.048mol/(L•min).
③对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填选项字母).
A.m>2n  
B.容器1和容器2中CO的平衡转化率a1<a2
C.K1=K3
D.平衡时气体压强:P3>P1
(4)T2℃时,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Fe2O3和1.0mol CO,发生反应②,CO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6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升温,理由为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O浓度增大,CO2浓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