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
B.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得单质铝
C.氯化铝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OH)3
D.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

分析 A.铝热法可冶炼锰;
B.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不导电;
C.Al(OH)3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D.镁粉先和氧气反应.

解答 解:A.铝热法可冶炼锰,可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故A正确;
B.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不导电,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Al,故B错误;
C.氯化铝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C错误;
D.镁粉先和氧气反应,应与氮气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B,注意: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而不是离子晶体,氯化铝中含有配位键,为分子晶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反应nA(g)?An(g)的平衡常数为K,则有$\frac{1}{2}$An(g)?$\frac{1}{2}$nA(g)的平衡常数是(  )
A.KB.K${\;}^{-\frac{1}{2}}$C.K2D.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中的金属,还原性依次减弱的是(  )
A.Na,Al,FeB.Zn,Cu,AlC.Ca,Na,KD.Zn、Ca,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I1I2I3I4
X496456269129543
Y7381451773310540
Z5781817274511578
(1)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Na(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原因是因为元素Mg价电子排布式为3s2完全充满状态,比Al稳定.
(2)W元素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金属元素,如人体内W元素的含量偏低,则会影响O2在体内的正常运输.已知W2+与KCN溶液反应得W(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W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②已知CN-与N2分子互为等电子体,1molCN-中π键数目为2NA
③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Fe(CN)2+4KCN=K4[Fe(CN)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KBrB.NaOHC.HBr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废电池需回收,主要是要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D.升高温度可降低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Al3+  NH4+  SO42-Cl-B.Na+Mg2+  HCO3-  NO3-
C.K+  Na+  AlO2-Cl-D.Fe2+ K+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列各项分别与哪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1)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在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温度.
(2)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块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反应物本身性质.
(3)MnO2加入双氧水中放出气泡更快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SO2B.H2OC.Na2OD.CaSi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