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SO42-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是BaCl2、NaOH、Na2CO3(或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只填化学式).
②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未出现浑浊现象,则滤液中不存在SO42-
③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75%乙醇(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
(2)用提纯的NaCl固体配制480mL 1.00mol•L-1 NaCl溶液,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振荡.
③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⑤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氯化钠固体.
⑥盖好瓶塞,摇匀.
Ⅰ.本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⑤②④⑥(填序号)
Ⅱ.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除药匙、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有500mL容量瓶(填仪器名称).
Ⅲ.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29.3g.
Ⅳ.如图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B

Ⅴ.实验过程中,若定容时俯视液面,使溶液浓度偏高(填“偏高”“偏低”或者“不变”).

分析 (1)①把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除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除镁离子、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除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后加的试剂最好能把前面先加的过量试剂除掉;
②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③根据题中提供的试剂,可以用75%乙醇洗涤氯化钠固体,可以除去表面的氯化钾,同时可以减少氯化钠的损失;
(2)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通常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
Ⅱ.根据这些操作可知所用的仪器;
Ⅲ.在计算溶质的质量时要按容量瓶的规格计算;
Ⅳ.用天平称物品时,物品在左边,砝码在右边;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向容量瓶中加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定容时,滴管不能伸到容量瓶中;
Ⅴ.实验过程中,若定容时俯视液面,则所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小,据此分析.

解答 解:(1)①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Ca2+、Mg2+、Fe3+、SO42-时,可以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和铁离子):Mg2++2OH-=Mg(OH)2↓,Fe3++3OH-═Fe(OH)3↓;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SO42-+Ba2+=BaSO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的多余的钡离子):Ca2++CO32-=CaCO3,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
故答案为:BaCl2、NaOH、Na2CO3(或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
②检验滤液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未出现浑浊现象,则滤液中不存在SO42-
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未出现浑浊现象,则滤液中不存在SO42-
③可用75%乙醇冲洗固体表面的氯化钾,这样可以减少晶体的损失,
故答案为:75%乙醇;
(2)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通常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所以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⑤②④⑥,
故答案为:①③⑤②④⑥;
Ⅱ.根据这些操作可知所用的仪器除药匙、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有500 mL容量瓶,
故答案为:500 mL容量瓶;
Ⅲ.在计算溶质的质量时要按容量瓶的规格计算,所以配制480mL 1.00mol•L-1 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0.5L×1.00mol•L-1×58.5g/mol=29.3g,
故答案为:29.3;
Ⅳ.A、用天平称物品时,物品在左边,砝码在右边,故A错误;
B、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故B正确;
C、向容量瓶中加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定容时,滴管不能伸到容量瓶中,故D错误,
故选B;
Ⅴ.实验过程中,若定容时俯视液面,则所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小,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的除杂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难度一般,要注意除杂质选取和添加的先后顺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的主要方法,其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HCl3+H2$\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高温下,H2遇O2发生爆炸.
(2)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其产生原因: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SiO32-与NH4+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和硅酸沉淀.
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④2N2 H4 (1)+N2O4 (1)=3N2 (g)+4H2O(g)△H4=-1048.9kJ/mol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2△H3-2△H2-△H1,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助推剂,折算在标准状况下的数据,燃爆后气体的体积与燃爆前的体积之比为:1228.6.
 N2H4N2O4
密度/g/cm31.0041.44
(4)联氨为二元弱減,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
(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联氨可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1 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反应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粒子带电荷
C.胶体粒子能穿过滤纸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将一支试管中盛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倒置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在漫射光的照射下,产生的现象是:①颜色变浅,②液面上升,③有油状物生成,④试管中产生少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沸点为11℃.用氯酸钾粉末与草酸在60℃时反应可生成二氧化氯等物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还应安装的玻璃仪器是温度计,装置B用冰水浴的原因是常温下二氧化氯为气态.
(2)装置A中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H2C2O4$\frac{\underline{\;60℃\;}}{\;}$K2CO3+CO2↑+2ClO2↑+H2O.
(3)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中少量的Cl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两种钠盐,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其中一种为NaClO2,写出装置C中生成这两种钠盐的离子方程式:2ClO2+2OH-=ClO2-+ClO3-+H2O.
②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NaClO2.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a.蒸发结晶;b.趁热过滤;c.洗涤;d.干燥.
(4)还可采用盐酸或双氧水还原氯酸钠制备ClO2.用H2O2作还原剂制备ClO2更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H2O2作还原剂时氧化产物为O2,而盐酸作还原剂时产生大量Cl2,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制备Na2S2O3•5H2O的装置和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Kl,并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人足量浓硫酸,加热.
Ⅱ.C中的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
Ⅲ.过滤C中的混合液.
Ⅳ.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①Ⅰ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Ⅱ中“停止C中的反应”的操作是打开K2,关闭K1
③Ⅳ中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重结晶方法提纯.
④装置B的作用是在C中的反应停止后吸收A中产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气污染.
(2)依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用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取5.5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50mol•L-1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1234
溶液的体积/mL10.0010.0010.0010.00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19.9919.9817.1320.03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一滴I2标准溶液后,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
②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90.2%(Na2S2O3•5H2O的式量为248,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小组欲探究Cl2与KI溶液的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
已知: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I2(S)+I-?I3-(aq)
容器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A.MnO2   C.0.5000mol/L的KI溶液    D.AgNO3溶液   E.NaOH溶液   F.浓盐酸
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A的名称蒸馏烧瓶,B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2)当D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 时,停止加热;E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
(3)当氯气开始进入C时,C中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棕黄色;不断向C中通入氯气,看到溶液颜色逐渐加深,后来出现深褐色沉淀,试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被置换出来的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较大,所以溶液颜色逐渐加深,但随着反应KI被消耗,平衡I2(S)+I-?I3-(aq)向左移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部分碘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4)持续不断地向C中通入氯气,看到C中液体逐渐澄清,最终呈无色.推测此时C中无色溶液里含碘物质的化学式HIO3(此时溶液中只有一种含碘微粒).
为确定含碘物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反应后C中溶液5.00mL(均匀)于锥形瓶中,加入KI(过量)和足量稀硫酸.
②向上述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指示剂,溶液变蓝,用0.625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耗Na2S2O3溶液24.00mL.
已知:I2+2S2O32-→2I-+S4O62-
计算: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5)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I-,可使用的试剂为氯水和淀粉溶液.合理的实验操作为取样滴加淀粉溶液,振荡均匀后再逐滴加入氯水并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13与H2在1357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1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g/mL,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回答:
(1)组装好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 $\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3)装置E中CCl4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防止倒吸.
(4)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其合理顺序为②①⑤④③(填序号).
①加热装置D至1357K;②打开K1,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③关闭K1;④关闭K2;⑤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6.5mLSiHC13
(5)计算SiHC13的利用率:对装置E中液体进行分液操作后,取上层液体20.00mL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用0.10mol/L盐酸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出现红色,进行三次平行滴定,平均每次消耗盐酸20.00mL,则SiHC13的利用率为93.34%(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在某温度下,平衡常数是9.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
计算:
(1)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反应速率为7.5×10-4mol•L-1•min-1
(2)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75%;
(3)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等物质的量之比的CO(g)和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百分数为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