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根据下列物质变化,所得能量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物质变化能量关系
A将充满NO2的针筒置于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1molN2O4(g)的能量>2molNO2(g)的能量
B将NaOH溶液与HCl溶液混合
C1g气态Si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iO2 (s)与液态水,放热44.6kJSiH4(g)+2O2(g)→SiO2(s)+2H2O(l)+44.6kJ
D合成氨:N2(g)+3H2(g)?2NH3(g)+92.4kJ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A.AB.BC.CD.D

分析 A.红棕色变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
B.酸碱中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1g气态SiH4的物质的量=$\frac{1g}{32g/mol}$,据此计算反应热;
D.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解答 解:A.红棕色变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则说明反应2NO2?N2O4的△H<0,即2mol二氧化氮的总能量高于1mol四氧化二氮的总能量,故A错误;
B.将NaOH溶液与HCl溶液混合,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1g气态Si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iO2 (s)与液态水,放热44.6kJ,所以SiH4(g)+2O2(g)→SiO2(s)+2H2O(l)放热=32×44.6=1427.2kJ,故C错误;
D.合成氨:N2(g)+3H2(g)?2NH3(g)+92.4kJ,此放热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概念,难度不大,属于常考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键的极性比N-O键的极性大
B.CO和N2互为等电子体,且N2的沸点比CO的高
C.H2CO3、H2SiO3、H3PO4酸性越来越弱
D.金属K采用面心立方堆积,空间利用率为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015年8月15日,天津港发生爆炸,现场发现有氰化钠(NaCN),NaCN易溶于水,有剧毒,易造成水污染.氰化钠遇水或酸均会产生HCN,挥发到空气中更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在现场处置中,有一条措施是组织当地企业喷洒双氧水,HCN与双氧水反应产生两种无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CN的电子式
(2)写出氰化氢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N+5H2O2=N2+2CO2+6H2O
(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含氰废水处理百分率的测定实验.将CN-的浓度为0.2000mol/L的含氰废水100mL与100mL NaClO溶液(过量)置于装置②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l00mL稀H2SO4,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已知装置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为:
CN-+C1O-═CNO-+C1-;2CNO-+2H++3ClO-═N2+2CO2↑+3C1-+H2O
①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装置⑤完全吸收;
②实验中观察到三颈烧瓶上方有黄绿色气体,则装置③的现象是溶液变为褐色
③装置⑥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
④为了计算该实验装置②中含氰废水被处理的百分率,实验中需要测定装置装置⑤ 反应前后的质量(从装置①到⑥中选择,填装置序号).若已知该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为0.8g,则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为90.9%
(4)处理含氰废水还可用石墨作阳极,铁板作阴极,在碱性废水中加入氯化钠进行电解,当氯化钠投加量较少时,则以氯化钠为导电介质,主要依靠阳极的氧化作用,使CN-在阳极上放电,当氯化钠投加量较多时,则利用Cl-在阳极上放电的产物将CN-氧化,以达到治理的作用.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氯化钠较多时阳极区的反应2Cl--2e-=Cl2↑,5Cl2+2CN-+12OH-=2CO32-+N2↑+10Cl-+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电解原理在消除环境污染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电解装置,利用铁的化合物中[Fe(CN)6]3-可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自身转化为[Fe(CN)6]4-.通电电解,然后通入H2S加以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Fe(CN)6]4--e-=[Fe(CN)6]3-
B.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变大
C.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K4[Fe(CN)6]与KHCO3
D.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N)6]3-+2CO32-+H2S=2[Fe(CN)6]4-+2HCO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B.与冷水反应的速率:Na>Mg
C.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溴水,溶液变蓝
D.原子半径:Al>Si>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下,向10mL 0.1mol/L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l mol/L的氨水,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HR为强酸
B.加入10 mL 氨水时,溶液中c(NH4+)>c(R-
C.c点溶液存在c(NH4+)<c( R-
D.b点的离子浓度大于a点的离子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油漆、胶粘剂行业的环保型绿色溶剂.DMC的合成方法很多,如以乙烯为原料,与甲醇进行酯交换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一定条件下,DMC也能发生酯交换反应:

(1)写出A物质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乙醛;
(2)写出C的结构简式:HOCH2CH2OH;A与CO2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3)写出DM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OOCOOCH3+2NaOH$\stackrel{△}{→}$Na2CO3+2CH3OH;
(4)苯酚与DMC的反应因反应物用量不同,也可得到化合物F,写出F的结构简式:
(5)参照物质B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2-氯丙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备的合成路线(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_{反应条件}^{反应试剂}$B…$→_{反应条件}^{反应试剂}$目标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R1CH=CHR2$→_{H+}^{KMnO_{4}}$R1COOH+R2COOH
ⅡR1CHO+R2CH2CHO$\stackrel{稀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A的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B只有一个氯原子,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F是医用消毒剂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检验E中官能团可用的试剂为新制氢氧化铜(或新制银氨溶液).
(4)D是直链结构,由D和H生成PPG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G的分子式为C3H6O2
b.H和乙醇互为同系物
c.G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可通过元素分析仪、燃烧法测定元素种类
(6)写出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
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工业上常利用铝粉和氧化铁反应来焊接铁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铝、氧化铁均为两性氧化物
B.氧化铝中的微粒半径:r(Al3+)>r(O2-
C.在该反应中,铝的还原性强于铁的还原性
D.1mol 氧化铁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约为4×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