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PbI2是生产新型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甲胺铅碘的原料.合成PbI2的实验流程如图1

(1)将铅块制成铅花的目的是增大与酸的接触面,加快溶解反应速率.
(2)31.05g铅花用5.00mol•L-1的硝酸溶解,至少需消耗5.00mol•L-1硝酸80.0mL,同时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NO.
(3)取一定质量(CH3COO)2Pb•nH2O样品在N2气氛中加热,测得样品固体残留率($\frac{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样品在75℃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
①(CH3COO)2Pb•nH2O中结晶水数目n=3(填数字).
②100~200℃间分解产物为铅的氧化物和一种有机物,则该有机物为(CH3CO)2O(写结构简式).
(4)称取一定质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室温时的饱和溶液,准确移取25.00mL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中,发生:2RH(s)+Pb2+(aq)=R2Pb(s)+2H+(aq),用锥形瓶接收流出液,最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合并到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用0.002500mol•L-1NaOH溶液滴定,到滴定终点时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0.00mL.计算室温时PbI2 的Ksp (请给出计算过程).

分析 本题以工业用铅制碘化铅流程为载体,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和原子守恒计算能力.
(1)铅块制成铅花为了增大表面积,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去分析;
(2)铅溶解于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3Pb+8HNO3=3Pb(NO32+2NO+4H2O,根据溶解的铅的物质的量可计算消耗的硝酸溶液及生成NO的体积;
(3)①可假设起始固体质量为100g,则加热到75℃时完全失去结晶水的质量就是固体减轻的质量,求算出水的物质的量及醋酸铅的物质的量,根据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可确定n的值;
②醋酸铅继续加热分解剩余固体为铅的氧化物,可根据剩余固体质量及铅、碳原子守恒来确定有机物的摩尔质量,推测有机物的分子组成;
(4)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可计算出溶液中的H+的浓度,并结合关系式确定溶液里Pb2+的浓度,再计算Ksp.

解答 解:(1)将铅块制成铅花,是为了增大与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溶解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与酸的接触面,加快溶解反应速率;
(2)31.05g铅的物质的量为$\frac{31.05g}{207g/mol}$=0.1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15mol×$\frac{8}{3}$=0.4mol,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为0.15mol×$\frac{2}{3}$=0.1mol,则硝酸溶液的体积为0.4mol÷5.00mol•L-1=0.08L=80.0mL,生成NO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故答案为:80.0;2.24;
(3)①假设样品的起始质量为100克,根据固体残留率的公式可知,75℃时剩余固体为87.75克,生成的水质量为100g-87.75g=12.25g,则醋酸铅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85.75g}{325g/mol}$:$\frac{12.25g}{18g/mol}$=1:3,则n=3,故答案为:1:3;
②铅的氧化物质量为58.84克,醋酸铅的物质的量为=$\frac{85.75g}{325g/mol}$=$\frac{85.75}{325}$mol,根据铅原子守恒,铅的氧化物(PbOx)的物质的量为$\frac{85.75}{325}$mol,此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58.84g÷$\frac{85.75}{325}$mol=223g/mol,为PbO,有机物的质量为85.75g-58.84g=26.91g,此有机物分子内应含有四个碳原子,物质的量为$\frac{85.75}{325}$mol,摩尔质量为26.91g÷$\frac{85.75}{325}$mol=10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6O3,结构简式为(CH3CO)2O;
(4)n(H+)=n(NaOH)=0.002500 mol•L-1×20.00mL×10-3L•mL-1=5.000×10-5mol
n[Pb2+(aq)]=$\frac{1}{2}$n(H+)=2.500×10-5mol
c(Pb2+)=$\frac{2.500×1{0}^{-5}mol}{25.00mL×1{0}^{-3}L/mL}$=1.000×10-3 mol•L-1
Ksp(PbI2)=c(Pb2+)•c2(I-)=4c3(Pb2+)=4×(1.000×10-33=4.000×10-9,故答案为:4.000×10-9

点评 本题以制备碘化铅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建议适当训练类似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X/molY/molZ/mol
01.001.000.00
l0.900.800.20
30.750.500.50
50.650.300.70
90.550.100.90
100.550.100.90
140.550.100.90
(1)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2Y?2Z;
(2)该反应在O-5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0.07mol/(L•min);
(3)该反应在第9分钟(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③: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剂的是(  )
A.KMnO4B.H2O2C.KClO3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
T/K298398498
平衡常数K/L2•mol-24.1×106K1K2
(1)K1>K2(填“>”、“<”或“=”)
(2)下列各项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e
a.容器内N2、H2、NH3浓度比为1:3:2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3)某温度下,在1L恒温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10min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frac{7}{8}$.
①该过程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05mol•L-1•min-1
②N2的平衡转化率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stackrel{催化剂}{?}$CH3OCH3(g)+3H2O(g).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frac{n({H}_{2})}{n(C{O}_{2})}$]的变化曲线
如右图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图2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frac{n({H}_{2})}{n(C{O}_{2})}$]变化的曲线图;
②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二甲醚酸性介质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3H2O=2CO2+1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题
实验室现需要大约220mL1.25mol/L的NaOH溶液用于实验,若用NaOH固体配制,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25mol/L的NaOH溶液
应称取NaOH的质量12.5g,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天平、25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
(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①③⑤;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E.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HCl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BC;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若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与水等质量混合,质量分数为b,与水等体积混合,质量分数为c,则a、b、c三者的关系为a>c>b=$\fra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外观澄清、透明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C.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外观澄清、不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12H22O11(蔗糖)B.CO2C.NaClD.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加入5.6g Fe,全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2.24L,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c(H+)=0.1mol/L.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HNO3溶液的浓度为2.0mol•L-1
B.反应后溶液中含硝酸亚铁
C.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3.22g Fe
D.反应后溶液中c(NO3-)=1.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