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有A、B、C、D、E 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H,B是O,C是Al,D是S,E是K.
(2)B、C、D、E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按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Al3+<O2-<K+<S2-
(3)元素B与D的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O>S,C与E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Al>K.(填>、<、﹦,用元素符号表示)
(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3s23p4
(5)写出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6)用电子式表示D和E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分析 A、B、C、D、E 5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B和D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4,则B为O元素、D为S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处于IA族,E的原子序数大于硫,且5种元素中只有C、E是金属元素,则A为H元素、E为K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frac{1}{2}$=3,故C为Al,结合题目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E 5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B和D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4,则B为O元素、D为S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处于IA族,E的原子序数大于硫,且5种元素中只有C、E是金属元素,则A为H元素、E为K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frac{1}{2}$=3,故C为Al,
(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E分别是H、O、Al、S、K元素,
故答案为:H;O;Al;S;K;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是Al3+<O2-<K+<S2-,故答案为:Al3+<O2-<K+<S2-
(3)B是O、D是S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电负性O>S;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小,所以第一电离能Al>K,
故答案为:O>S;Al>K;   
(4)D是S元素,其3s、3p电子为其价电子,则S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故答案为:3s23p4
(5)A和B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是双氧水,双氧水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6)D是S、E是K元素,二者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为高频考点,涉及元素推断、电子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明确原子结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半径大小比较方法,易错点是电子式的书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温度时,在一个2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3Z.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mol•L-1•min-1
(3)2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向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H3,H2和N2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H3?N2+3H2,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两个阶段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1)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填标号,下同).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N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若tl=15s,则t0-t1阶段以H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s).
(3)t3-t4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4)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0.17(保留两位小数);向容器中再通入1.4molNH3、0.8molH2,平衡向左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5)25℃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NH4+)<c(Cl-)时,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abc
a.盐酸不足,氨水剩余    b.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盐酸过量
②当溶液中c(NH4+)=c(Cl-)时,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1{0}^{-8}}{a-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A在平衡3KSCN+FeCl3?Fe(SCN)3+3KCl的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溶液溶液红色变浅,平衡逆向移动
B向AgI沉淀中滴入KCl溶液有白色沉生成,Ksp(AgCl)<Ksp(AgI)
C把Cl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Cl2具有漂白性
D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e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某烃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76%,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为2.59g/L.则:
(1)此有机物的摩尔质量为58g/mol; 其分子式为C4H10
(2)若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C(选下面的A、B或C);目的是让锌粒与盐酸先反应产生H2,把装置2和3中的空气赶出,避免生成的亚铬离子被氧化.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B(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A.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使锌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8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84.0%(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同学写出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  )
A.2,3-二甲基丁烷B.3,3-二甲基丁烷
C.2-甲基-3-乙基戊烷D.2,2,3,3-四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液氨→氨气→氮气和氢气→氮原子和氢原子“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主要的相互作用是(  )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B.氢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A、B、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主族元素,A和B同周期,B和C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为核内质子之和的$\frac{1}{2}$.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
A.N  O   PB.Li  Be  MgC.C  N  PD.Ar  Cl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