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军事、科研产品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
B、在牙膏中添入Na2PO3F、NaF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D、可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氨的化学性质
专题:
分析:A、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
B、防治龋齿的有效成分是氟离子,当氟离子浓度相等时,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据此解答即可;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的溶解度的差异;
D、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白烟.
解答: 解:A、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故A正确;
B、防治龋齿的有效成分是氟离子,当氟离子浓度相等时,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故B正确;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的溶解度的差异,故C错误;
D、浓盐酸易挥发,与NH3结合生成NH4Cl固体小颗粒,为白烟,故D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侯氏制碱法、氨气的检验、氯气的性质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习的良好的科学实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①I2升华,②烧碱融化,③NaCl 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2O2 溶于水,
未发生化学键断裂的是
 

仅发生离子键断裂的是
 

仅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
 

即发生离子键断裂,又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X生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
 

(4)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HCl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另取同浓度的 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实验①说明
 
;实验 ②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元素、氮元素有多种可变价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以不同价态出现,根据题中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金属与硝酸反应通常还会生成NO和NO2,当n(NO):n(NO2)<1时,产生的气体可以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除去这两种气体的方法,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室温下,0.1mol/L的亚硝酸、次氯酸钠的电离常数HNO2:Ki=7.1×10-4,HClO:Ki=2.98×10-8,将0.1mol/L的亚硝酸稀释100倍,c(H+ )将
 
(填“不变”、“增大”、“减小”);Ki值将
 
(填“不变”、“增大”、“减小”).写出HNO2、HClO、NaNO2、NaClO四种物质,可能相互之间发生的离子互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亚硝酸钠与氯酸钠都是白色粉末,且都有咸味,但亚硝酸盐都有毒性,通常它们可以通过加入热的白醋鉴别,亚硝酸钠遇到白醋会产生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为
 
;实验室鉴别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方法之一是测定等浓度NaNO2、NaClO的pH,其鉴别的理由是
 

(4)现有11.2g铁单质恰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污染的单质气体,该单质气体为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铜粉,铜粉可以继续溶解,且无气体生成,铁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若反应后的溶液最多可溶解铜粉6.4g,写出上述过程中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B、装置:加热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制取乙酸乙酯
C、装置: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溶液
D、装置: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往含Cl-和I-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AgCl)<KSP(AgI)
B、c( Cl-):c( I-)=3:2
C、m( AgCl ):m( AgI )=2:3
D、a~b段产生黄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 2-、HSO3-、NH4+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④加入BaCl2液和稀硝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对于下列微粒不能确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B、SO42-
C、HSO3-
D、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甲烷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CuSO4溶液能使鸡蛋清盐析而沉淀
C、米酒变酸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
D、HNO3不能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中,理由、结论及因果关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理由 结论
 A 共价键强弱:O-H>S-H 沸点:H2O>H2S
 B 元素的非金属性:Cl>S酸性:HCl>H2S
 C 相同外界条件下反应速率:a反应>b反应 活化能:b反应>a反应
 D 还原性:Fe>Cu 氧化性:Fe3+>Cu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