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常温下,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I-、Cl-、NO${\;}_{3}^{-}$、Na+
B.在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中:Na+、S2-、SO${\;}_{4}^{2-}$、CO${\;}_{3}^{2-}$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_{4}^{+}$、Na+、NO${\;}_{3}^{-}$、Cl-
D.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Cl-、NO${\;}_{3}^{-}$、Na+

分析 A.c(H+)/c(OH-)=1×1012的溶液呈酸性;
B.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为强碱性或非氧化性酸溶液;
D.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

解答 解:A.c(H+)/c(OH-)=1×1012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S2-、CO32-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为强碱性或非氧化性酸溶液,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因存在NO3-,则不生成氢气,故C错误;
D.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无论呈酸性还是碱性,离子之间都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标准状况下,32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5NA个,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A.32B.32 g•mol-1C.64 g•mol-1D.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H=7的CH3COOH和NaOH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Ba2+、HCO3-、Cl-可以大量共存
C.某温度时的混合溶液中c(H+)=$\sqrt{{K}_{W}}$mol•L-1,说明该溶液呈中性(Kw为该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D.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向含有Cl-、CrO42-且浓度均为0.010 mol•L-1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CrO42-先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甲装置可用于制备氨气
B.乙装置可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杂质
C.丙装置可用于粗盐提纯
D.丁装置可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分层液体*g3 e) i!d5 O5 E#L1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KOH═K++O2-+H+B.NaHCO3═Na++H++CO32-
C.H2SO4═2H++SO42-D.Fe2(SO43═Fe23++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氨气都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化合物,研究这些化合物对环境保护、理解化学反应原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1)二氧化氮与一定量空气混合通入水中能被水完全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若该反应有a×NA个电子转移,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mol.
(2)下列除去大气污染物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
A.汽车尾气经催化剂作用:CO+NO$\frac{\underline{\;催化剂\;}}{△}$NO2+C
B.石灰乳吸收硫酸厂尾气:SO2+Ca(OH)2═CaSO3+H2O
C.燃烧法除去尾气中硫化氢:2H2S+3O2$\frac{\underline{\;点燃\;}}{\;}$2SO2+2H2O
D.氨气与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6NO$\frac{\underline{\;催化剂\;}}{△}$5N2+6H2O
(3)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例如,NaOH+SO2═NaHSO3,2NaOH+SO2═Na2SO3+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NO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或水.
①同种反应物,其反应产物与浓度、温度、反应物相对量等因素有关.影响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的因素与下列反应相同的是A.
A.木炭与氧气反应  B.硫与氧气反应
C.钠与氧气  D.铜与硝酸溶液反应
②某NO与NO2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被完全吸收,推测混合气体中气体组成为C.
A.$\frac{V{NO}_{2}}{VNO}$=1  B.$\frac{V{NO}_{2}}{VNO}$≤1    C.$\frac{V{NO}_{2}}{VNO}$≥1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电子层符号为M,该电子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
(2)硅主要以硅酸盐、二氧化硅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C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3个原子.
(4)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粗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SiO2+O2$\frac{\underline{\;点燃\;}}{\;}$Si+2CO.
(5)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原因是C-H键的键能大于Si-H键的键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物质的量相同的CH4和NH3,下面各项中一定相同的是(  )
A.质量B.体积C.质子数D.原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强酸性溶液中:NH4+、Ca2+、NO3-、HCO3-
B.强碱性溶液中:NH4+、Al3+、HCO3-、NO3-
C.在强碱溶液中:Na+、K+、Cl-、CO32-
D.在无色溶液中:K+、H+、Cl-、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