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H、D+、T2互为同位素
B.H2O、CH3COOH、NH4HCO3都是电解质
C.铝、铁、铜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化学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取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文登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航天服材质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等复合而成,具有耐高温防寒等性能
B.从海水提取物质不一定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板,晶体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D.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Fe3+、O2、H2O2三种微粒都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B.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可能生成CO和NH4NO3
C.因为SO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2SO4干燥SO2
D.Cl2转变为HClO时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 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7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3)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b.Fe c.H2O2 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将1mo1Cu2S与144克FeO投入到足量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Fe(NO3)3、Cu(NO3)2 、CuSO4的混合溶液,并产生NO气体。则最终反应所得NO物质的量为
A.4 mo1 B.5 mo1 C.6 mo1 D.7 mo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山东省乐陵市高三10月初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D-----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剂1是NaOH溶液,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时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