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第四周期过渡元素Mn、Fe、Ti、Ni可与C、H、O形成多种化合物.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CH2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B.CH2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C6H6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大π键,C6H6是非极性分子
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2)Mn和Fe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元    素MnFe
电离能
/kJ•mol-1
I1717759
I215091561
I332482957
M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其原因是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到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3)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可将元素周期表分区,其中Ti属于d区.Ti的一种氧化物X,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则X的化学式为TiO2

(4)某铁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
①组成上述化合物中各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H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在图2中用“→”标出亚铁离子的配位键.
(5)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邻近O2-的配位数为6,这几个O2-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已知Ni2+与O2-的核间距为anm,NiO的摩尔质量为M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M×1{0}^{21}}{2{a}^{3}{N}_{A}}$ g/cm3

分析 (1)A.甲醛中氧元素电负性很大,与水分子中H原子可以形成氢键;
B.CH2O分子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而CO2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σ键,均没有孤电子对;
C.C6H6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1个大π键;
D.二氧化碳晶体属于分子晶体,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
(2)Mn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4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价电子排布式;原子轨道处于半满、全满、全空时能量更低稳定;
(3)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分成五个区域:s区、p区、d区、ds区、f区,s区为第ⅠA、ⅡA族,p区为第ⅢA到零族,d区包括从第ⅢB族~ⅦB族、第Ⅷ八族,ds区为第ⅠB、ⅡB族,f区为镧系和锕系;
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Ti、O原子数目,进而确定化学式;
(4)①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②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时,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微粒中N原子形成4个键,其中1个是N原子与亚铁离子形成的配位键;
(5)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离子配位数为6;
以晶胞体心的Ni2+研究,与之最邻近的6个O2-位于面心,这几个O2-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已知Ni2+与O2-的核间距为a nm,则晶胞棱长为2a nm,晶胞中Ni2+、O2-离子数目均为4,表示出晶胞的质量,再根据ρ=$\frac{m}{V}$计算晶体密度.

解答 解:(1)A.甲醛中氧元素电负性很大,与水分子中H原子可以形成氢键,故A正确;
B.CH2O分子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而CO2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σ键,均没有孤电子对,HCHO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为sp杂化,故B错误;
C.C6H6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1个大π键,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晶体是原子晶体,所以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2)Mn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4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到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故答案为:3d54s2;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到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3)Ti处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属于d区元素,每个晶胞中含有钛原子数为8×$\frac{1}{8}$+1=2,氧原子数为4×$\frac{1}{2}$+2=4,故化学式为TiO2
故答案为:d;TiO2
(4)①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大小为O>N>C>H,
故答案为:O>N>C>H;
②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时,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微粒中N原子形成4个键,其中1个是N原子与亚铁离子形成的配位键,标出配位键为:
故答案为:
(5)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NaCl相同,Ni2+与最邻近O2-的配位数为6,以晶胞体心的Ni2+研究,与之最邻近的6个O2-位于面心,这几个O2-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Ni2+与O2-的核间距为a nm,则晶胞棱长为2a nm,晶胞中Ni2+、O2-离子数目均为4,晶胞的质量为6×$\frac{Mg/mol}{{N}_{A}mo{l}^{-1}}$,则晶体密度为4×$\frac{Mg/mol}{{N}_{A}mo{l}^{-1}}$÷(2a×10-7cm)3=$\frac{M×1{0}^{21}}{2{a}^{3}{N}_{A}}$g/cm3
故答案为:6;正八面体;$\frac{M×1{0}^{21}}{2{a}^{3}{N}_{A}}$.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氢键、杂化方式、化学键、电负性、核外电子排布、晶胞计算等,是对物质结构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注意识记中学常见晶胞结构,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所示元素中
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②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Pb
③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
④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HClO4
⑤经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Si(只写一种)
⑥阴影部分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VA族,该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均为+5
(2)根据元素周期律,推导:
①酸性强弱:H3AsO4<H3PO4(用“>”或“<”表示,下同);
②稳定性:H2S<HCl     
③沸点:HF>HCl     
④还原性:I->Br-
⑤在O、F、S、Cl四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接近的是:D
A.O和F     B.F和S      C.S和Cl      D.O和Cl
(3)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进行预测:
①关于Se的预测正确的是:BC
A:常温下Se单质是气体        B:Se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和NaOH发生反应
C: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       D:常见的氧化物只有SeO3
②已知Cl2在水溶液中能和SO2反应,Cl2+2H2O+SO2═H2SO4+2HCl,写出Br2在水溶液中和S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Br2+2H2O+SO2═4H++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①偏铝酸钠溶液和盐酸②碳酸钠溶液与盐酸③硝酸银溶液与氨水④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⑤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⑥硫酸铝溶液与氨水.
A.④⑥B.②④⑥C.仅有⑥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B、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前四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



A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E原子L电子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F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为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1)D元素是氮(填元素名称);D、E两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N(填元素符号);原因是氮元素原子2p轨道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大于元素的.
(2)B、D元素分别与A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分子的VSERP模型分别为四面体形、四面体形(用文字描述),两者沸点较高的是NH3(填化学式),原因是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而甲烷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
(3)F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能量最高的电子占据的能级符号为3d,该能级所在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
(4)D、F形成的一种晶体,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化学式为TiN.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边长为$\root{3}{\frac{248}{ρ{N}_{A}}}$×1010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Ni和La的合金是目前使用广泛的储氢材料.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LaNi5
②已知该晶胞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密度为d g•cm-3.该晶胞的体积是$\frac{M}{N{\;}_{A}d}$cm3(用含M、d、NA的代数式表示).
③储氢材料的研究是发展氢能源的技术难点之一.某物质的分子可以通过氢键形成“笼状结构”,而可成为潜在储氢材料,则该分子一定不可能是BC.
A.H2O         B.CH4        C.HF      D.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配合物的是(  )
①CuSO4•5H2O ②K2PtCl6 ③KCl•CuCl2 ④Cu(NH2CH2COO)2 ⑤KCl•MgCl2•6H2O ⑥Cu(CH3COO)2
A.①③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教材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OH)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BD(填字母).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恢复到室温时,水槽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擦干钠块表面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一小块黄豆大小的钠,剩余钠块放回原瓶→用镊子夹取切好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OH)2溶液的水槽中.
(3)通过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钠的物理性质有:钠的密度小于水,钠的熔点低,钠的硬度小.
(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所示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排出水的体积为16.8mL)再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待钠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的钠的质量为34.5mg(0.03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有几种用途广泛的物质如表所示:
化学式名称或俗名主要用途
K2FeO4高铁酸钾高能材料、水处理剂和氧化剂
H2C2O4草酸重要还原剂、菠菜成分之一
KAl(SO42•12H2O明矾净水剂、用于制油条和糕点
Cu2O氧化亚铜用于制红色涂料
(1)按组成对上述物质分类,不涉及的物质类别是B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高铁酸钾可存在于碱性环境中,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发生如下反应:
4FeO42-+aH+=4Fe3++3R+cH2O   R的化学式为O2,c=10
(3)Cu2O溶于稀硫酸,溶液变蓝色且有红色固体单质生成.写出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2++Cu+H2O
(4)化学上将一种阴离子和两种阳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如明矾.下列属于复盐的是C
A.Cu2(OH)2CO3     B.NH4H2PO4     C.(NH42Fe(SO42    D.Fe(OH)SO4
(5)草酸是一种弱酸,它是菠菜中营养成分之一.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草酸溶液中,振荡,溶液紫色消失生成Mn2+,并放出CO2气体.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4-+6H+=2Mn2++5C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碳酸钠的用途很广,可用做冶金、纺织、漂染等工业的某本原料.
Ⅰ.工业上最早射出碳酸钠的方法是路布兰(N.Leblanc)法.其流程如下:

(1)流程Ⅰ的另一种产物是HCl.
(2)流程Ⅱ的反应分步进行:a.Na2SO4+4C$\stackrel{1000℃}{=}$Na2S+4CO↑;b.Na2S与石灰石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工程总反应方程式为Na2SO4+4C+CaCO3$\frac{\underline{\;1000℃\;}}{\;}$Na2CO3+4CO↑+CaS.
Ⅱ.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mesl Solvay)用氨碱法生产碳酸钠,反应原理如下:

20℃时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NaClNH4ClNaHCO3NH4HCO3Na2CO3
s/g35.937.29.621.721.5
(3)除水外,氨醎法生产纯碱的原料还有石灰石、NH3和食盐,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由CO2和NH3
(4)饱和NaCl溶液通NH3和CO2能S生成NaHCO3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NaHCO3的溶解度最小.NH3和CO2应先通入的是NH3,原因是因为氨气的溶解度远大于CO2
Ⅲ.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研究出联合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和氨碱法类似,但将制氨和制碱联合,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5)生产中向已分离出NaHCO3晶体体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并通入NH3,可以析出NH4Cl晶体.欲从溶液中充分分离该物质而不析出其他晶体,温度应控制在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