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100mL盐酸的溶液中,以0.50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后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在滴定前的浓度是0.3mol/L
B.该盐酸稀释10倍后pH为4
C.滴定过程为求滴定终点,指示剂只能用酚酞
D.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红色到无色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用NaOH滴定盐酸溶液达到终点pH范围是在7~11,变色范围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而且用去NaOH的体积是20mL,盐酸滴定前的浓度是20×0.50/100=0.10(mol/L),因为滴定前该酸的pH=3;若为弱酸,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会继续电离,所以pH小于4,根据变色范围选择指示剂.

解答 A、依据图象分析开始时,盐酸的PH=3,从图中可以看出,用NaOH滴定该弱酸溶液达到终点pH范围是在7~11,变色范围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而且用去NaOH的体积是20 mL,该弱酸滴定前的浓度是20×$\frac{0.5}{100}$=0.10mol/L,故A错误;
B、因为滴定前该盐酸的pH=3,稀释10倍后pH为4,故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用NaOH滴定该弱酸溶液达到终点pH范围是在7~11,变色范围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但也可以用甲基橙,故C错误;
D、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无色到粉红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判断和图象分析判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 Na2SO3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K+、CO32-、Br-、ClO-能大量共存
B.不能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检验该溶液是否变质
C.将此溶液与稀硫酸产生的少量气体通入足量的NaAlO2溶液中制Al(OH)3:2AlO2-+SO2+3H2O═2Al(OH)3↓+SO32-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2和+3价铁的硝酸盐的化学性质.
(1)他们测硝酸亚铁溶液的pH常温下小于7,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Fe2++2H2O?Fe(OH)2+2H+
(2)甲同学欲配制硝酸亚铁溶液,为防止水解,称量一定量硝酸亚铁晶体溶于pH=1的稀硝酸中,溶液呈深棕色,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放置一段时间,溶液最终呈黄色.
(已知:Fe2+能与NO结合形成深棕色的[Fe(NO)]2+:Fe2++NO?[Fe(NO)]2+
①液面上方红棕色气体是NO2
②经检验黄色溶液中有Fe3+.检验Fe3+的操作是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含有Fe3+
③最初溶液中生成[Fe(NO)]2+使溶液呈深棕色,最终溶液变黄色的原因是在稀硝酸中Fe2+被NO3-氧化为Fe3+,使c(Fe2+)降低,Fe2++NO?〔Fe(NO)]2+的平衡向左移动,当Fe2+被完全氧化为Fe3+时,溶液由深棕色变为黄色
(3)甲同学继续用所得溶液进行实验.
                操作             步骤及现象
 i:往溶液中缓慢通入SO2,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溶液黄色无明显变化
ii:继续通入足量的SO2,溶液变为深棕色,一段
时间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①步骤i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O3-+3SO2+2H2O=3SO42-+2NO↑+4H+
②甲认为由步骤i的现象得出SO2与NO3-发生了反应,没有与Fe3+发生反应,请判断甲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正确,溶液上方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说明NO3-被还原,溶液没有深棕色出现,说明Fe2+没有被氧化为Fe3+
③步骤ii溶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SO2+2H2O=2Fe2++SO42-+4H+
④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O2的还原性比Fe2+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与Al产生H2的溶液中:Cl-、Na+、NO3-
B.在某酸性透明的溶液中:Fe2+、H+、I-
C.滴加KCSN试剂呈红色的溶液中:K+、SO32-、HCO3-
D.在由水电离出的c(H+)×c(OH-)=1×10-24的溶液中:SO42-、F-、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 g 63%的浓硝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6NA
B.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若CH3COONa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6NA,则Na+的数目大于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纯度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其遇强碱会“断路”
B.家用“84”消毒液可用来漂白衣物,为了增强漂白效果,可加入浓盐酸
C.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来保鲜水果
D.加热能杀死甲型 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2,既能氢氧化钠溶液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醇、乙醇、氨气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CO(g)+2H2 (g)═CH3OH(g)△H=-91kJ/mol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CO){c}^{2}({H}_{2})}$.
②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填字母).
A.2v(CO)=v(H2)    B.c(CO):c(H2)=1:2
C.恒容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D.恒压容器中,气体体积不变
③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要使平衡正向移动,且反应速率、H2平衡转化率、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D(填字母).
A.增加CO的浓度    B.增加H2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压强
(2)已知3H2(g)+N2(g)?2NH3(g).一定温度下,在如图所示的2个容器中分别充入3mol H2、2molN2,达平衡时,N2的浓度分别为c1、c2,NH3的体积分数分别为W1、W2,则 c1<2c2,W1>W2   (填“>”、“<”或“=”)
(3)合成氨气的反应:N2(g)+3H2(g)?2NH3(g),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各投入2mol N2、4mol H2和适量催化剂,平衡时,N2的转化率<H2的转化率(填“>”、“<”或“=”).欲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还可在该容器中起始时同时加入1mol N2、1mol H2、2mol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温下使用更利于微生物发挥作用
B.每生成1molCO2转移4mole-
C.放电过程中,质子通过交换膜从左侧移到右侧
D.负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