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氢能的研究和利用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寻找性能优越,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环保的储氢
材料则成为氢能研究的关键.目前正在研究和已经使用的储氢合金有镁系合金己土系合金等.回答下列
问题:
(1)工业上用电解无水氯化镁而不是氧化镁获得镁的原因是消耗大量的电能.
该过程的主要能量转换形式为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氯化镁晶体脱水是工业冶炼镁的关键工艺之一,一种氯化镁晶体脱水的方法是先将MgCl2•6H2O转化为MgCl2•NH4Cl•nNH3(铵镁复盐),然后在700℃下脱氨得到无水氯化镁,脱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NH4Cl•nNH3$\frac{\underline{\;700℃\;}}{\;}$MgCl2+(n+1)NH3↑+HCl↑.
(2)储氢材料Mg(AlH42 在110~200℃时即可分解释放出H2,同时生成Al.Mg(AlH42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该分解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3)储氢可借助有机物,如利用环氢还可逆反应来实现储氢和脱氢:

一定条件下,如图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①A为电源的负极;气体M是氧气.
②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
(4)镁铝合金(Mg17Al12)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化学方程式为Mg17Al12+17H2═12Al+17MgH2.得到的混合物X(12Al+17MgH2) 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防止Mg Al被空气氧化.
②在足量的HC1溶液中,混合物X能完全释放H2.1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X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52mol.

分析 (1)根据氧化镁具有较高的熔点,电解氧化镁获得镁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电解主要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先将MgCl2•6H20转化为MgCl2•NH4Cl•nNH3,然后在700℃脱氨得到无水氯化镁,依据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2)Mg(AlH42中Mg是+2价,Al是+3价,则H为-1价;根据题意,Mg(AlH42═MgH2+2Al+3H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3)①根据图知,苯中的碳得电子生成环己烷,则C作阴极,阴极上苯得电子和氢离子生成环己烷,D作阳极,氢氧根失电子放出氧气,据此分析;
②根据图知,苯中的碳得电子生成环己烷,则C作阴极,阴极上苯得电子和氢离子生成环己烷;
(4)①镁、铝是亲氧元素,易被氧气氧化;
②释放出的H2 包括Mg17Al12吸收的氢,还包括镁、铝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

解答 解:(1)因为氧化镁具有较高的熔点,电解氧化镁获得镁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用电解无水氯化镁而不是氧化镁获得镁;电解主要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MgCl2•NH4Cl•nNH3,在700℃脱氨得到无水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NH4Cl•nNH3$\frac{\underline{\;700℃\;}}{\;}$MgCl2+(n+1)NH3↑+HCl↑,
故答案为:消耗大量的电能;电能转化成化学能;MgCl2•NH4Cl•nNH3$\frac{\underline{\;700℃\;}}{\;}$MgCl2+(n+1)NH3↑+HCl↑;
(2)Mg(AlH42中Mg是+2价,Al是+3价,则H为-1价;根据题意,Mg(AlH42═MgH2+2Al+3H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故答案为:-1;3:2;
(3)①根据图知,苯中的碳得电子生成环己烷,则C作阴极,阴极上苯得电子和氢离子生成环己烷,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D作阳极,氢氧根失电子放出氧气,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气体M是氧气,故答案为:负极;氧气;
②根据图知,苯中的碳得电子生成环己烷,则C作阴极,阴极上苯得电子和氢离子生成环己烷,电极反应式为C6H6+6H++6e-=C6H12,故答案为:C6H6+6H++6e-=C6H12
(4)①镁、铝都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通入氩气作保护气,以防止二者被氧化,故答案为:防止Mg Al被空气氧化;
②1molMg17Al12完全吸氢17mol,在盐酸中会全部释放出来,镁铝合金中的镁和铝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7mol、18mol,则生成氢气一共(17+17+12×$\frac{3}{2}$)mol=52mol,故答案为:52mol.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化学平衡计算、电化学原理等,把握化学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2L饱和食盐水,电极上通过0.2mol 电子时停止电解,此时电解生成的NaOH质量是8g,溶液的pH是13 (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如图甲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吸氧腐蚀.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B(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图乙: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frac{\underline{\;\;△\;\;}}{\;}$4NO2↑+O2↑+2H2O.
②步骤II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氮氧化物排放少(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4:1.
②若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0.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PCl5(g)?PCl3(g)+Cl2(g),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37Cl2,达到新平衡后,含37Cl的PCl3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比(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0.5mol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
B.C2H2(g)+$\frac{5}{2}$O2(g)═2CO2(g)+H2O(l)△H=-2b 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请回答: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⑤→③→④→⑥→⑦→②→①→⑧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CaCO3和HCl(填化学式).
(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4)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ab和c(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气体恢复常温才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5)实验测收集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则参与反应的Na2O2 的物质的量为$\frac{V}{11.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mol/L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mol/L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CH3COO-+H2O?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显红色.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D.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右、左、左、右(填“左”、“右”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A与C,B与D 分别位于同一主族,且B与D原子序数之和恰好是 A与C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ⅥA族.
(2)C2B2的电子式为
(3)B、C、D、E所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O2->Na+(填离子符号).
(4)实验室欲检验CE溶液中所含的E-,操作方法和现象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氯离子.
(5)Cu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将Cu投入稀硫酸与A2B2的混合溶液,溶液变蓝,写出其离子反应方程式Cu+2H++H2O2=Cu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下列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c元素10电子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2)写出e2d2的电子式为
(3)用电子式表示bd2的形成过程
(4)由a单质和d的常见单质组成的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会减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若该电池每消耗2.24L a单质(标准状况)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3
(5)d的氢化物与i的氢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H2O(填化学式),原因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6)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AB.
A.MnO2  B.FeCl3 C.Na2SO3 D.K2SO4
(7)已知由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在30~50之间,且b的质量分数为$\frac{6}{7}$.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