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③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分析 ①根据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根据有些放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
③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值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④根据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解答 解:①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但它是放热反应,故错误;
②因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故错误;
③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故正确;
④因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其沉淀的质量W和加入NaOH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混合溶液中Al2(SO43和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含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和NaCl溶液中滴入盐酸,不会(填“会”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的含量,理由是当在酚酞变色时的pH条件下,HCl只与NaoH发生反应,不会与BaCO3反应.
(2)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不能(填“能”或“不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理由是因为滴定管下方刻度线距活塞处有一定的空间,不能测出其所用的滴定液的体积.
(4)不能(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为探究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
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
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
实验
现象
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请帮助该小组同学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1)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实验1234
实验现象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3)实验结论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为Na>Mg>Al.
(4)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碱性,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的反应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2)Na2O2是淡黄色的固体,Na2O2的重要用途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在做完实验后,多余的氯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新制的氯水滴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现象,原因是氯水中有Cl-
(5)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长时期露至在空气中会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失效的原因: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铯(C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ⅠA族.试判断下列对于铯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B.它与水剧烈反应
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D.CsHCO3受热不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配制100mL浓度为2mol/L NaOH溶液过程中,下列部分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D.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将烧杯中溶液注入100 mL容量瓶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还原性
B.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C.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右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mL 1mol/L NaOH溶液和5mL 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使试管受热均匀,减少溴乙烷的损失.
(2)观察到溶液分层消失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核磁共振氢谱或红外光谱.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生成的气体,检验的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盛有水的试管,再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直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四氯化碳褪色)(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