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
 

(3)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
 

(4)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
C.HCl和AgNO3溶液
D.HCl和酚酞溶液
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       D.硫酸铜.
考点:氨的制取和性质
专题:实验题
分析:(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2)根据氨气的性质判断;
(3)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进行解答;
(4)依据加入的物质能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变大的原理才能产生喷泉,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 解:(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收集氨气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故答案为: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3)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打开止水夹,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
故答案为: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4)CaCO3粉末和浓盐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锥形瓶中压强增大,形成喷泉,故A正确;
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不产生气体,不能形成喷泉,故B错误;
C.HCl和AgNO3溶液,不产生气体,不能形成喷泉,故C错误;
D.HCl和酚酞溶液,不产生气体,不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
锥形瓶内装有酒精,易挥发,要形成喷泉,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所加物质应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遇水被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中的乙醇挥发,压强增大,形成喷泉,而其它物质都不能达到溶于水而放出大量的热的目的,只有C符合,
故答案为:A;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制备和性质,明确反应原理、形成喷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很多有机物.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

(1)①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此反应属于
 
反应;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不同的试剂,其中:
Ⅰ是
 
Ⅳ是
 
(填试剂的序号)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②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③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3)实践中可以根据原子核磁共振谱(PMR)中观察到的氢原子给出的峰情况,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谱的方法来研究C2H6O的结构,若峰面积比为
 
(填比值),则为CH3CH2OH;若只有一个峰,则为CH3OCH3
(4)由乙醇可制取乙酸乙酯,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①由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②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
 
(产物酸化后得乙酸).
③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 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含X的物质记C,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也产生红褐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人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X为
 

A.SO32-B.SO42-    C.CH3COO-D.SiO32-
(3)B的水溶液显碱性,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将0.02mol A与0.01mol 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5)将Cu投人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发生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是(  )
A、
制取少量氨气
B、
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
C、
证明氧化性Cl2>Br2>I2
D、
制取HCl且除去多余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后,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  )
A、不含NO3-,也不含Fe3+
B、含有NO3-、I-、Cl?
C、含I-,且肯定含有Cl-
D、可能含有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制500mL0.5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
 

(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
 
(填“高于”或“低于”)右边的托盘.
(3)配制方法:设计五个操作步骤:
①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②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
③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④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小心洗涤2~3次后移入容量瓶.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
试将以上顺序编出正确程序
 

A、①③②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
(4)某学生实际配制NaOH溶液的浓度为0.48mol?L-1,不可能的原因是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转移溶液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D.胶头滴管加水后定容时仰视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H2SO4浓度为4mol?L-1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每份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3mol
D、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CaCO3(s)
B、Na2SO4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6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45 mL
C、30 mL
D、5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