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常见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
元素相关信息
A该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
B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
C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5倍
D一个D-离子含18个电子
E+3价离子3d能级为半充满
(1)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有4个.
(2)B、C、D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N>C(用元素符号表示).
(3)C单质分子中δ键和π键的个数比是,C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中氢化物的沸点出现反常,其原因是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4)D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Cl+KClO4$\frac{\underline{\;\;△\;\;}}{\;}$KCl+4Cl2↑+4H2O.
(5)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多种,其中乙是一个分子含4个原子的分子,乙的电子式是.已知乙的燃烧热为1200kJ∕mol,乙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00kJ/mol.
(6)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2和3molA2,发生反应:Y2(g)+3A2(g)?2YA3(g)△H=-akJ/mol.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bkJ,其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用化学式表示).若起始向此容器中充入2molAH3,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ckJ,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b+c(用一个式子表示).

分析 常见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则A为H元素;
B的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则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则B为C元素;
C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5倍,则C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C为N元素;
D的一个D-离子含18个电子,则D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核电荷数=17,为Cl元素;
E3+的3d能级为半充满,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为Fe元素,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解答 解:常见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则A为H元素;B的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则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则B为C元素;C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5倍,则C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C为N元素;D的一个D-离子含18个电子,则D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核电荷数=17,为Cl元素;E3+的3d能级为半充满,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为Fe元素,
(1)E为Fe元素,其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铁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VIII族,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为3d轨道的4个电子,
故答案为:第4周期第VIII族;4;
(2)B、C、D分别为C、N、Cl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则电负性大小为:Cl>N>C,
故答案为:Cl>N>C;
(3)C单质为N2,N2分子含氮氮三键,δ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2;由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故使其沸点出现反常,
故答案为:1:2;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4)D的氢化物为HC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为KClO4,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应为Cl2,反应的方程式为:8HCl+KClO4$\frac{\underline{\;\;△\;\;}}{\;}$KCl+4Cl2↑+4H2O,
故答案为:8HCl+KClO4$\frac{\underline{\;\;△\;\;}}{\;}$KCl+4Cl2↑+4H2O;
(5)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含4个原子的非极性分子为乙炔,乙炔的电子式为 
已知乙炔的燃烧热为1200kJ∕mol,则乙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00 kJ/mol,故答案为:;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00 kJ/mol;
(6)已知N2(g)+3H2(g)?2NH3(g)△H=-akJ/mol,其表达式为:K=$\frac{{c}^{2}(N{H}_{3})}{c({N}_{2})•{c}^{3}({H}_{2})}$;
恒温恒容下,2molNH3完全转化到左边,可得3molH2和1molN2,故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平衡时NH3的浓度相同,令平衡时氮气的物质的量为ymol,向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平衡时参加反应的氮气为(1-y)mol,根据N2(g)+3H2(g)?2NH3(g);△H=-akJ/mol,可知放出的热量为(1-y)mol×akJ/mol=a(1-y)kJ,即a(1-y)=b,
向容器中充入2molNH3,到达平衡时,生成氮气ymol,根据N2(g)+3H2(g)?2NH3(g);△H=-akJ/mol,可知吸收的热量为ymol×akJ/mol=aykJ,即c=ay,所以a=b+c,
故答案为:$\frac{{c}^{2}(N{H}_{3})}{c({N}_{2})•{c}^{3}({H}_{2})}$;a=b+c.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负性、电离能、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计算等知识,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6)为易错点,注意等效平衡原理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也为化学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化学学习者和研究者一直关注周期表的运用与发展.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爆炸理论”指出:200亿年以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包含在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原始核中,由于某种原因它发生了爆炸,首先产生了中子、质子和电子,随后就产生了元素.你由此可知最先产生的元素是H(填写元素符号).
(2)19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制备F2单质作出重大贡献的化学家莫瓦桑,你认为最先用来与F2反应制备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元素是Xe(填写元素符号).
(3)2006年11月16日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联合宣布,他们合成出了118号元素,新原子的质量数为297,则该新原子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61.
(4)人们研究发现第一周期与第二周期一些元素的性质与同族元素性质共性很少,有人建议将氢放在VIIA,写出一种能支持该观点的化合物:NaH;人们发现Li+溶剂化倾向很强,提出类似于氢键的“锂键”,请画出(LiF)2含锂键的结构式:
(5)研究周期表发现存在对角线规则,处于对角线上的元素性质相似,如硼与硅处于对角线,请写出硼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B+2OH-+2H2O═2B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常温下,运用电离理论做出的预测正确的是(  )
A.测定某二元弱酸钠盐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B.稀释0.1mol/LCH3COOH(aq),$\frac{c(O{H}^{-})c(C{H}_{3}CO{O}^{-})}{c(C{H}_{3}COOH)}$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C.在2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HCl与CH3COOH混合溶液中滴加0.200mol/LNaOH溶液至pH=7,NaOH溶液体积一定小于20.00ml
D.pH=8的碱性溶液中一定没有CH3COOH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 pH 试纸检验气体,一般先将 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出气口,观察颜色的变化
B.检验 Fe3O4中是否含+2价铁元素时,先用盐酸溶解Fe3O4,再用 KMnO4溶液检验
C.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实验中为制取海带灰的浸取液,需要煮沸1-2min,其主要目的是赶走溶液中的溶解氧,避免氧气氧化碘离子
D.检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时,先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硼烷是一种潜在的高能燃料,工业制取可用反应:B2O3+2Al+3H2=Al2O3+B2H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氢气做还原剂,铝做氧化剂
B.在空气中Al2O3比 B2H6更稳定
C.B2H6中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离子键
D.每生成1mol B2H6要消耗2mol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MnFe
电离能  KJ/molI1717759
I215091561
I332482957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经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3d4状态(或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①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都具备的结构特点是有孤对电子;
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中的配体CN-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N≡N;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为分子晶体;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1:2.
(5)假设体心立方晶胞的铁原子半径为r,晶胞的边长为a,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是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以中国传统祥云符号和纸卷轴为创意,由铝合金制成,使用的燃料为丙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B.通常条件下,丙烷性质稳定,不与酸、碱和氧化剂发生反应
C.丙烷燃烧是吸热反应
D.火炬燃料用丙烷比用煤油更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现欲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
(2)实验过程中绘制出生成CO2的体积[V(CO2)]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判断OE段、EF段、
FG段反应速率(分别用v(OE)、v(EF)、v(FG)表示)哪个最快υ(EF);比较OE段和EF段,说明EF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温度较高、浓度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下列各组物质中:
①O2和O3
②${\;}_{17}^{35}$Cl和${\;}_{17}^{37}$Cl
③H2O和 D2
④CH3CH3 和CH3CH2CH2CH3   
⑤CH3-CH2-OH和CH3-O-CH3
互为同位素的是②;   互为同素异形体是:①;互为同分异构体是:⑤.
(2)选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碳  ③氟利昂  ④氮氧化物
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③④;过量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物质②;造成酸雨的物质①④;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