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1)请推测B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 (任填两种).
(2)请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同时满足括号内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物质 组别 | 甲 | 乙 | 丙 |
A | Al | HCl | NaOH |
B | NH3 | O2 | HNO3 |
C | SiO2 | NaOH | HF |
D | SO2 | Ca(OH)2 | 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溴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呈弱碱性。工业上制备的Br2的操作步骤为:
①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浓缩的海水中,生成Br2
②利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并用浓Na2CO3溶液吸收,生成NaBr、NaBrO3等
③用硫酸酸化步骤②得到的混合物
完成下列填空:
27.Cl2氧化Br-应在 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了避免
28.Br2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
29.写出步骤③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硫酸而不用盐酸酸化的原因可能是 。步骤②的产品有时运输到目的地后再酸化,主要是因为
30.为了除去工业Br2中微量的Cl2,可向工业Br2中
a.通入HBr b.加入Na2CO3溶液 c.加入NaBr溶液 d.加入Na2S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 |
A | 淀粉KI溶液 | 浓硝酸 | 无明显变化 |
B | 酚酞溶液 | 浓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C | AlCl3溶液 | 浓氨水 | 有白色沉淀 |
D | 湿润红纸条 | 饱和氨水 | 红纸条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D. |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及现象 | 结论 |
A |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 | 反应中有NH3产生 |
B |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 反应中有H2产生 |
C | 收集气体的同事测得溶液的pH为8.0 |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
D |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2)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在空气中煅烧CoC2O4生成钴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CO2的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则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