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 )
| A. | 环己烯 | B. | 丙炔 | C. | 乙烷 | D. | 苯 |
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
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解答:
解:A.环己烯中氢原子和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
B.丙炔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乙烷含有二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c(CH3COO﹣)+c(CH3COOH)=0.1mol/L |
| B. | NaHCO3溶液中:c(OH﹣)=c(H+)+c(H2CO3)﹣c(CO32﹣) |
| C. | 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
| D. | Na2S溶液中:2 c(Na+)=c(S2﹣)+c(HS﹣)+c(H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 将Na2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蓝(Cl2)
C. 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 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B.双氧水催化分解:H2O2 ===== H2 ↑+ O2↑
C.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2C2O4+6H++MnO4-=Mn2-+4H2O+2CO2↑
D.FeCl3溶液中加入几滴KSCN : FeCl3+ 3KSCN Fe(SCN)3↓+3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某化学学习小组借助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
(1) 实验前用碱液清洗铁钉,再用0.100mol/L的 H2SO4溶液浸泡至有气泡产生。用H2SO4溶液浸泡的目的是______。
(2) 为尽量减小误差,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装入铁钉
②插入注射器向铁钉表面滴入适量 NaCl溶液并打开止水夹
③将导管口浸入品红溶液
④塞上单孔活塞
⑤检查装置气密性
(3)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试管内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该实验方案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时应测量的数据是:①导管与试管内部空间总体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对其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
假设一:电解质溶液的PH 假设二: NaCl溶液的浓度 假设三:铁钉的表面积
(6)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调节溶液的pH验证假设一,获得了如下实验数据:
①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______
③按上述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证明假设二。
第一步:____________;
第二步: ______,分别用注射器将NaCl溶液滴入铁钉表面;
第三步:记录形成稳定液柱所用时间和液柱的高度,比较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七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 A. | ③④⑤⑧ | B. | ④⑤⑦ | C. | ④⑤ | D. | ③④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
| A. | 甲酸乙酯 | B. | 乙酸甲酯 | C. | 氯乙烷 | D. | 淀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醇分子可能存在CH3CH2OH和CH3OCH3两种结构。能够证明乙醇(分子式C2H6O)的结构是CH3CH2OH的最充分的理由是( )
A.23 g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0.25 mol氢气
B.1 mol乙醇充分燃烧生成2 mol CO2和3 mol H2O,消耗3 mol O2
C.乙醇的沸点高于乙烷
D.1 mol乙醇氧化后生成1 mol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