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用于分离苯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比较不同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验证酸性:H2CO3>H2SiO3 证明石蜡油分解生成的气体是乙烯
A.AB.BC.CD.D

分析 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
B.要比较不同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只有催化剂不同,其它条件完全相同;
C.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HCl也能和硅酸钠反应;
D.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物质都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 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水和苯不互溶,所以可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提纯,故A正确;
B.要比较不同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只有催化剂不同,其它条件完全相同,该实验中催化剂不同、双氧水浓度不同,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HCl也能和硅酸钠反应,从而干扰碳酸和硅酸钠的反应,应该用稀硫酸,故C错误;
D.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物质都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实验只能说明产物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但不能确定是乙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分离提纯、反应速率影响因素、酸性强弱比较、物质判断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注意C中HCl的干扰,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能清楚地反映甲烷分子里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空间位置的是(  )
A.结构式B.电子式C.球棍模型D.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1)电源的N端为正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2)电解前后甲溶液 pH增大;乙溶液 pH减小;丙溶液 pH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8L;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16g.
(4)写出乙溶液中的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需加入CuO(填物质化学式)20g可使该电解质溶液复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②B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③C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且常温下C元素的单质与石灰水反应.可得到两种含C元素的化合物;④B、C两种元素质子数之和是A元素质子数的4倍.
写出常温下C的单质和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Cl2=Cl-+ClO-+H2O,两者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a2+)>c(Cl-)>c(Cl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石灰石一石膏”法进行烟气脱硫,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烟道脱硫方法,从石灰石转化为石膏可用下式表示:
2CaCO 3+2SO2+O2→2CaSO4+2CO2.如果SO2的转化百分率为95%,要吸收10tSO2,生成CaSO4的质量是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  )
A.氯原子:$\underset{\stackrel{••}{Cl}}{••}$•B.硫离子:$\underset{\stackrel{••}{S}}{••}$:2-C.溴离子[:$\underset{\stackrel{••}{Br}}{••}$:]-D.钙离子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溶液中的离子只有NH4+、Cl-、H+和OH-四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B.当溶液呈碱性时:c(NH4+)+c(H+)<c(Cl-)+c(OH-
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c(NH4+)>c(OH-)>c(H+
D.该溶液可能由pH=12的氨水与pH=2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有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Tl(NO33溶液的酸性很强,(Tl在第六周期第ⅢA族)
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Sr在第五周期第ⅡA族)
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Se在第四周期第ⅥA族).
A.①②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H+)=10-4mol•L-1的溶液中:NH4+、K+、SO42-、NO3-
B.无色溶液中:Na+、Cu2+、Cl-、NO3-
C.0.1 mol•L-1AgNO3 溶液:H+、K+、SO42-、I-
D.饱和氯水中:Cl-、Na+、NO3-、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