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新的研究表明二甲醚(DME)是符合中国能源结构特点的优良车用替代燃料.二甲醚催化重整制氢气的反应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反应(以下数据为200℃、1.01×105Pa测定):
①CH3OCH3(g)+H2O(g)═2CH3OH(g)△H=+a kJ•mol-1
②CH3OH(g)+H2O(g)═CO2(g)+3H2(g)△H=+b 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c kJ•mol-1
④CH3OH(g)═CO(g)+2H2(g)△H=+d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二甲醚制H2同时全部转化为CO2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CH3(g)+3H2O(g)?2CO2(g)+6H2(g),△H=+(a+2b)kJ/mol.
(2)写出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_{2})×c({H}_{2})}{c(CO)×c({H}_{2}O)}$.若温度升高,此反应的K值将减小(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00℃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甲醇如④式建立平衡,以下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为BC.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1:2不变
(4)工业生产中测得不同温度下各组分体积分数及二甲醚转化率的关系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你认为工业生产中控制的最佳温度为D.
A.250~300℃B.300~350℃C.350~400℃D.400~450℃
②在温度达到400℃以后,二甲醚与CO2以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降低,而CO、H2的体积分数也以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升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的原因CH3OCH3+CO2?3H2+3CO.
(5)某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②,200℃时达平衡.下述条件改变时,请在图3中补充画出CO2的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t1时刻升温,在t1与t2之间某时刻达到平衡;t2时刻添加催化剂.

分析 (1)已知:①CH3OCH3(g)+H2O(g)?2CH3OH(g)△H=+akJ/mol
②CH3OH(l)+H2O(g)?CO2(g)+3H2(g)△H=+bkJ/mol
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CH3OCH3(g)+3H2O(g)?2CO2(g)+6H2(g);
(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4)①由图可知在400-450℃时,二甲醚的浓度最小,转化率最大,氢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②温度超过400℃,二甲醚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比例降低,CO与氢气相同的比例升高,说明二甲醚与二氧化碳以1:1反应,生成CO与氢气的比例相同;
(5)t1时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百分含量增加.

解答 解:(1)已知:①CH3OCH3(g)+H2O(g)?2CH3OH(g)△H=+akJ/mol
②CH3OH(l)+H2O(g)?CO2(g)+3H2(g)△H=+bkJ/mol
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CH3OCH3(g)+3H2O(g)?2CO2(g)+6H2(g),△H=+(a+2b)kJ/mol,
故答案为:CH3OCH3(g)+3H2O(g)?2CO2(g)+6H2(g),△H=+(a+2b)kJ/mol;
(2)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_{2})×c({H}_{2})}{c(CO)×c({H}_{2}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frac{c(C{O}_{2})×c({H}_{2})}{c(CO)×c({H}_{2}O)}$;减小;
(3)A.均为气体,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A错误;
B.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
C.CO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C正确;
D.CO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1:2,不能证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C;
(4)①由图可知在400-450℃时,二甲醚的浓度最小,转化率最大,氢气的体积分数最大,故选:C;
②温度超过400℃,二甲醚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比例降低,CO与氢气相同的比例升高,说明二甲醚与二氧化碳以1:1反应,生成CO与氢气的比例相同,则反应的方程式为:CH3OCH3+CO2?3H2+3CO,
故答案为:CH3OCH3+CO2?3H2+3CO;
(5)t1时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百分含量增加,图象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影响因素、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影响因素、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B.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C.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D.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离子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电解法处理含硝(NO3-)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
B.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增加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NO3-+12H++10e-═N2↑十6H2O
D.若电路中流过2 mol电子,则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32g(忽略气体的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可知CO的标准燃烧热为:566kJ•mol-1
B.含溶质0.5mol的浓硫酸和含溶质1mol的NaOH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用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式来提纯氯化钾
D.淀粉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检验水解液中是否有淀粉时,可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强氧化钠溶液处理,最后滴加少量碘水检验是否有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蒸干、灼烧,得到的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亚硫酸钠
B.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可抑制Fe2+的水解,提高Fe2+的浓度
C.室温下OH-浓度相同的醋酸钠和碳酸钠的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弱
D.25℃,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5.0×10-10,同浓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混合溶液含CaCl2和Mg(HCO32,其浓度分别为2a mol•L-1和a mol•L-1,要求只用一种试剂将Mg2+、Ca2+除掉,应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B.FeCl3C.Na2CO3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1)某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 (2)AgF+Cl2+H2O→AgCl+AgClO3+HF+O2(未配平).则(  )
A.混凝剂具有强氧化性
B.Al2(OH)nClm•yH2O化学式中m等于3-n
C.若(2)中Cl2化学计量数为a,则AgF的化学计量数为3a
D.若(2)中AgClO3、O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b、c,则AgCl的化学计量数为5b+4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CO2↑+H2O
B.向氯化亚铁溶液滴加新制氯水:2Fe2++Cl2═2Fe3++2Cl-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H)3
D.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3H2↑+2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5.8g某有机物Q完全燃烧可产生13.2g CO2和0.3molH2O.已知Q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Q能发生酯化反应,分子中不含甲基,为链状结构.请通过计算确定Q的稳定结构的结构简式(烯醇式:C=C-OH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