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26Al和10Be两种元素的比例来确定“北京人”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关于26Al和10B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Be和9Be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
B.10Be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少
C.5.2 g 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2×1024
D.26Al和26Mg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

分析 A.10Be和9Be互为同位素;
B.10Be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中子数为10-4=6;
C.结合n=$\frac{m}{M}$、N=nNA计算;
D.26Al和26Mg的质子数分别为13、12,中子数分别为13、14,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解答 解:A.10Be和9Be互为同位素,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故A正确;
B.10Be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中子数为10-4=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故B错误;
C.5.2g 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frac{5.2g}{26g/mol}$×(13-3)×NA≈1.2×1024,故C正确;
D.26Al和26Mg的质子数分别为13、12,中子数分别为13、14,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为基础性习题,侧重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2M(g)?N(g),△H=+10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kJ•mol-1
B.加入适当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历程
C.一定条件下,v(M)=2v(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断裂2分子M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分子N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100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能正确表示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L2mol•L-1K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2NA
B.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电子数为2NA,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C.1mol聚苯乙烯分子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A
D.1mol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含少量Mg3N2)失去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 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2)实验 III证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
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进行对比.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镁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在锥形瓶中加入0,7克镁带,按图连接好装置,从A中加入20.0ml0.5mol/LH2SO4.记录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和相应的时间.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s0t2t
活塞的位置/ml17.325.636.6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安装好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然后松开活塞,若活塞回到原位则气密性良好;或先将活塞位置固定好,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装置气密性好.
(2)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3)0-t时间段与t-2t时间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t-2t,原因是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4)用上述装置探究Fe3+、Cu2+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所用试剂:5%H2O2、0,1mol/LFeCl3、0.2mol/LCuCl2,完成表的实验设计:
实验序号双氧水体积/mL蒸馏水体积/mL添加的物质
11004mLFeCl3
21022mLCuCl2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上表中需要添加的物质是4mlFeCl3溶液.
③本实验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产生氧气的体积).
(5)为确定MnO2催化双氧水分解的最佳条件,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物用量和反应停止的时间数据如表.

0.1g0.3g0.8g
10mL1.5%223s67s36s
10mL3.0%308s109s98s
10mL4.5%395s149s116s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随着MnO2用量的增加而加快(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②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0.3 g的MnO2为较佳选择.
③该小组的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MnO2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H2O2的浓度扩大二倍(从1.5%-→3.0%),但反应所需时间比其二倍小的多.(提示:H2O2溶液的密度可认为近似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种元素A、B、C、D分别为O、Ca、Na、Ar
B.元素A、B、C两两组成的化合物可为CaO、CaO2、Na2O、Na2O2
C.元素A、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C
D.元素A、C电负性大小关系为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为了验证SO2的性质,某同学利用输液管设计了如下微型实验: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C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装置l、3、4中溶液均褪色,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装置2中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C.反应结束后,可由a导管向装置中加水,将气体赶出后再拆装置
D.可在a导管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
B.C3H6Cl2有5种同分异构体
C.由苯乙烯生成聚苯乙烯塑料属于加聚反应
D.乙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属于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