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7mol•L-1 | |
B. | 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5×10-9 | |
C. | 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 |
D. | b点时:c(Na+)>c(A-)>c(OH-)>c(H+) |
分析 A.b点前后完全反应,此时消耗氢氧化钠0.004mol,计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和酸物质的量相同计算得出HA的浓度;
B.根据电离平衡常数K=$\frac{c({H}^{+})c({A}^{-})}{c(HA)}$进行计算和判断;
C.NaA呈碱性,HA呈酸性,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呈中性,依据电荷守恒分析;
D.b点为化学计量点,HA为弱酸,Na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解答 解:A.恰好中和时混合溶液温度最高,即b点,此时消耗氢氧化钠=0.04L×0.1mol/L=0.004mol,得出60mlHA的浓度=$\frac{0.004mol}{0.06L}$=0.067mol/L,故A正确;
B.根据计算可知,pH=4的HA溶液的浓度为0.067mol/L,pH=4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则溶液中c(HA)=0.067mol/L-10-4mol/L,所以电离平衡常数K=$\frac{c({H}^{+})c({A}^{-})}{c(HA)}$=$\frac{1{0}^{-4}×1{0}^{-4}}{0.667-1{0}^{-4}}$=1.5×10-7,故B错误;
C.NaA呈碱性,HA呈酸性,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呈中性,则:c(A-)=c(Na+),故C正确;
D.b点为化学计量点,HA为弱酸,Na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c(OH-)>c(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A-),由于c(OH-)>c(H+),则c(Na+)>c(A-),总的来说,溶液中c(Na+)>c(A-)>c(OH-)>c(H+),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正确分析图象曲线变化为解答根据,注意掌握酸碱混合定性判断的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稳定性:NH3>PH3>AsH3 | B. | 原子半径:N>P>As | ||
C. | 酸性:HClO4>H2SO4>H3PO4 | D. | 碱性:NaOH>Mg(OH)2>Al(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种溶液各取10 mL混合,然后滴定,沉淀先后顺序为Cl-、Br-、I- | |
B. | 滴定Cl-时,可加人少量的KI作指示剂 | |
C. | 当滴定AgNO3溶液至70.00mL时,溶液中c(I-)>c (Br-)>c(Cl-) | |
D. | 滴定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NaI溶液、NaBr溶液、NaCl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 | |
B. | 甲烷和乙烯因碳原子数不同,所以互为同系物 | |
C. | 甲烷跟氯气反应每生成1molCHCl3则消耗3molCl2 | |
D. | 因为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所以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陈述I | 陈述Ⅱ |
A. | SO2具有漂白性 | SO2可使溴水褪色 |
B. | NH3具有碱性 | NH3极易溶于水 |
C. | SiO2可与HF反应 |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
D. | HNO3具有酸性 | 可用铁和稀HNO3制取氢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化硼是原子晶体 | |
B. | 熔化时,氯化硼能导电 | |
C. | 氯化硼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 | |
D. | 水解方程式:BCl3+3H2O?H3BO3+3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