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活动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或2个电子才稳定

分析 A.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B.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分析解答;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可能是中性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D.氢离子的最外层没有电子,但是氢离子为稳定结构.

解答 解:A.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故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内活动,故A错误;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离核最近、能量低的电子层上,故B正确;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可能是中性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如Ca2+与S2-、Ar等,其化学性质不相同,故C错误;
D.一般情况下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但是氢离子较稳定,其最外层不含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解答关键,D为易错点,注意氢离子较稳定,但是氢离子最外层不含电子,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SO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气体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
B.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已知酸性:H2SO4>HClO,则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可生成次氯酸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溶液变红后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25℃)=1.0×10-14,K(35℃)=2.1×10-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CO3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B.35℃时纯水中c(H+)>c(OH-
C.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D.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将总体积为80mL的NO、O2,分别通入一盛满水并倒立于水槽的80mL的量筒中,反应完全后量筒中液面高为原来的$\frac{7}{8}$,则原来通入的NO、O2各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要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应采取的方法通过灼热的铜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温度下,反应2A(g)?B(g)-Q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c(A):c(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保持温度,保持容器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B气体,则有a<b
B.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有a>b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b
D.若a=b,则可能是在该温度下,保持容器容积固定不变情况下充入了惰性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已知:①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mol-1
②H2O(l)═H2O(g)△H=+44.0kJ•mol-1
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g)△H=-2044.0 kJ•mol-1
(2)航天飞机常采用新型燃料电池作为电能来源,燃料电池一般指采用H2、CH4、CO、C2H5OH等可燃物质与O2一起构成的电池装置,它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采用先进的甲烷电池为电能来源,该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试回答:
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
②消耗标准状况下的5.6L O2时,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
③开始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SiO2不与水反应,所以二氧化硅不是酸性氧化物
C.装有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黏在一起
D.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
C.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有CO32-
D.某溶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