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l~36号的四种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己充满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C所在主族的前四种元索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F>HI>HBr>HCl(填化学式),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是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I、HBr、HCl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3)D元素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4)向D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首先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请写出上述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两个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分析 l~36号的四种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则A为H元素;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即核外有6个电子,则B为C元素;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则D为Cu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只能处于第三周期,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则B为C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l~36号的四种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则A为H元素;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即核外有6个电子,则B为C元素;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则D为Cu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只能处于第三周期,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则B为Cl元素,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Cl,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5,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2)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I、HBr、HCl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即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F>HI>HBr>HCl,
故答案为:HF>HI>HBr>HCl;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I、HBr、HCl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3)Cu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5)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会产生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得到四氨合铜络离子,沉淀溶解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2++2OH-
故答案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时,向20mL0.1mol/L的HR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滴加NaOH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R为强电解质
B.图中四点,水的电离程度:c>b>d>a
C.若常温时,0.1mol/LHR溶液的电离度为1%,则常温时R+的水解常数约为10-9
D.b点溶液中存在c(Na+)=c(R+)+c(H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体积为1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的H2和1mol的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的v(H2)=0.3mol/(L•s),则3s末H2的浓度为(  )
A.0.9mol/LB.1.8mol/LC.2.1mol/LD.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科学家可以通过X射线测定铜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结构.
①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②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伽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铜晶胞的体积是4.7×10-23cm3,晶胞的质量是4.23×10-22克,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1023mol-1(列式计算,已知Ar(Cu)=63.6).
③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1,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4;阳离子的配位数是4.

④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图2:
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填字母).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⑥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NF3分子中氟原子电负性强,吸电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⑦Cu2O的熔点比Cu2S的高(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Cu2O与Cu2S相比,阳离子相同、阴离子所带电荷也相同,但O2-的半径比S2-小,所以Cu2O的晶格能更大,熔点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bc(填字母).
a. Cl2               b.O2c.S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逐渐变红,量气管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还原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CuO+2NH3$\frac{\underline{\;\;△\;\;}}{\;}$3Cu+3H2O+N2
(4)装置E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装置F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
(5)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 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frac{9n}{11.2m}$(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机物G是某种新型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质普图中,最大质荷比的数值是181;
(2)写出反应③所需要的试剂NaOH醇溶液;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有机物B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氯原子;
(4)写出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HOCH2CHO;
(5)写出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
(6)A所有的链状二氯取代物同分体数目有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机物H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合成H的一种路线如图2:

①有机物A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分子中的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A的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
②J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名称是乙醇.G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D的结构简式为
(3)B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羟基、羧基;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ROH+R1Cl$→_{△}^{催化剂}$ROR1+HCl,C与E以物质的量比1:1混合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_{△}^{催化剂}$+HCl.
(5)L是B的同分异构体,L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有15种(不考虑立体结构).
①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②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如表: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2.43.44.86.8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BC;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常数1.6×10-8(mol•L-13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大(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0.05mol/(L•min);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反应物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常温下,将amol N2与b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mol,nt(NH3)=6mol,则a的值为16.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准状况下),其中NH3的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8;b=24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最简整数化,下同)n:n=5:4.
(4)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3: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