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原子总数之比为2:3,质量之比为7:16.

分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同体积的二者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再利用构成来计算原子总数之比,利用m=nM来计算质量之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则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则N2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二者含有原子总数之比=1×2:1×3=2:3,
摩尔质量之比为28g/mol:64g/mol=7:16,二者质量之比=1×7:1×16=7:16,
故答案为:1:1; 2:3; 7:16.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及物质的构成即可解答,并应熟悉常见气体的摩尔质量来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表: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环已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已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器.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B(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检查是否漏液;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干燥.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CD(填正确答案标号).
A.蒸馏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c(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
X(g)+mY(g)?3Z(g),平衡时,X、Y、Z的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请回答:
(1)m的值为2.
(2)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3)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可见光束可以鉴别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和溴水,是因为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分散系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常用于净水
D.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是溶液,不可能是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B.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金属钠,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s)+6C(s)+2N2(g) $\stackrel{高温}{?}$Si3N4(s)+6CO(g)
(1)上述反应进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试在图象中用虚线表示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后能量的变化情况.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6}(CO)}{c({N}_{2})}$.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t2时引起v突变、v渐变的原因是增大了氮气的浓度,t3引起变化的因素为加入(使用)了(正)催化剂,t5时引起v大变化、v小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①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16HCl(浓)═5Cl2↑+2MnCl2+2KCl+8H2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KMnO4
②标出上述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用双线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材料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用到的共同原料是石灰石.
②飞机轮胎属于橡胶制品,橡胶属于B(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轮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了保护钢板那不受腐蚀,在船尾钢板上镶嵌的金属块是B (填字母).
A. 铅块             B.锡块              C.锌块
④食品塑料袋要求经济又无毒,这种塑料的原料通常是聚乙烯(写名称).
⑤光导纤维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是人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信息网路获取信息,联络亲友.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学生欲配制6.0mol/L的H2SO4溶液1000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mL0.5mol/L的硫酸;②150mL25%的硫酸(ρ=1.18g/mL);③足量的18mol/L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mL、500mL、1000mL。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保留1位小数)。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 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注入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mol/L的浓硫酸 mL,注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