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B.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 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
C.已知OH-(aq)+H+(aq)═H2O(l)△H=-57.3 kJ/mol   则稀硫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
D.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分析 A.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
B.合成氨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
C.生成1mol水放热57.3kJ,生成硫酸钡放热;
D.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解答 解:A.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则2C(s)+2O2(g)═2CO2放出热量多,可知△H1<△H2,故A错误;
B.合成氨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由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 kJ,可知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故B错误;
C.生成1mol水放热57.3kJ,生成硫酸钡放热,由OH-(aq)+H+(aq)═H2O(l)△H=-57.3 kJ/mol   可知稀硫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故C错误;
D.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附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所用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t1=15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t5~t6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H=-100a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列结论错误的是(  )
①微粒半径:K+>Al3+>S2->C1-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
④氧化性:C12>S>S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4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Mg<Ca<K         
⑧酸性强弱:HI>HBr>HCl>HF.
A.只有①B.①③C.②④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乙烯基乙炔说法正确的是(  )
A.至少5个原子同在一条直线上B.所有的原子在一个平面上
C.4个碳原子同在一条直线上D.4个氢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钠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分别向2.0mL 0.1mol/LCH3COOH溶液和2.0mL 0.1mol/L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酸性:CH3COOH>H2CO3>H3BO3
B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打磨和未打磨的铝箔,现象都是铝箔熔化不滴落铝能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铝
且熔点:氧化铝>铝
C加热盛有浓硫酸和可抽动铜丝的试管,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试管中产生蓝色溶液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向漂白粉中加入较浓的盐酸,并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试管口,观察到产生气泡,试纸未变蓝漂白粉已经失效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生活等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玻璃受热软化,易于加工成形,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B.常用的灭火器成分有干冰、四氯化碳等
C.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镁、铝均能通过热还原法冶炼
D.河水中有许多杂质和有害细菌,加入明矾消毒杀菌后可以饮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取粗盐溶解于水,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滴加盐酸后,无明显变化,再滴加一滴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浑浊或者沉淀,溶液中有SO42-,不出现浑浊就说明SO42-已经除尽
b.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2)在粗盐提纯过程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除去Ca2+以及加入的过量Ba2+
(3)操作(2)是否可改为滴加K2CO3溶液?为什么?不能,如果滴加K2CO3溶液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
(4)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a.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b.过滤时: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c.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_{①}^{溶解}$$\stackrel{②}{→}$$\stackrel{③}{→}$$\stackrel{④}{→}$$→_{⑤}^{过滤}$滤液$→_{⑥}^{适量盐酸}$$→_{⑦}^{蒸发、结晶、烘干}$精盐
(1)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 ②NaOH ③BaCl2,其加入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①③②
(2)根据(1)的顺序写出②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Na2SO4+BaCl2=BaSO4↓+2NaCl.
(3)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用试管取少量第②步操作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4)若先用盐酸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若过滤前先加盐酸,前面所生成的沉淀会被盐酸反应重新变为离子进入溶液.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置250ml0.2mol/LNaCl(精盐)溶液,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其中的错误转移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用的是1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