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是不可改变的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

分析 A.物理变化中可伴随能量变化;
B.改变条件可使可逆反应发生移动;
C.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D.△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解答 解:A.物理变化中可伴随能量变化,如浓硫酸稀释放热,故A错误;
B.改变条件可使可逆反应发生移动,如改变温度、压强使合成氨反应的进行程度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则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可能△H>0、△S>0,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平衡移动、反应进行方向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当水电离c(H+)=10-13mol/L时,又能发生反应的离子组是(  )
①Na+、Ba2+、C1-、HCO3-      
②K+、NH4+、CH3COO-、SO42-
③Ca2+、NH4+、SO42-、SO32-  
④Fe3+、Na+、SCN-、C1-
⑤A13+、Na+、HCO3-、NO3-
A.只有①B.②③C.①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相同质量的CO和CO2,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11:7,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1;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密度之比为7: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过氧化钠、过氧化镁、过氧化氢都是重要的过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镁不溶于水,但易溶于稀酸.广泛用作胃药,治疗胃酸过多.试写出过氧化镁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gO2+4H+=2Mg2++2H2O+O2↑.
(2)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工业上利用NaClO 和NaOH的混合溶液将Fe(OH)3氧化性制备高铁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ClO+4NaOH+2Fe(OH)3=2Na2FeO4+3NaCl+5H2O.高铁酸钠能用作新型净水剂的原理是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在反应中被还原成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净水;
(3)取少量含Fe2+、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发现溶液变红色,其中包括的反应有2Fe2++H2O2+2H+=2Fe3++2H2O、Fe3++3SCN-=Fe(SCN)3(写离子方程式);继续加H2O2,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如下:(已知SCN-中S为-2价,配平方程式)
11H2O2+2 SCN--→2SO42-+2CO2↑+1N2↑+10H2O+2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含I-B.肯定不含SO42-C.肯定不含SO32-D.肯定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6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I叙述正确的是(  )
A.136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136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它的中子数是53
D.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的SO32- 发生水解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原理
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 2-+H2O?HC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8种有机物:①CH2═CH2   ② ③CH3OH  ④CH3Cl  ⑤CCl4⑥HCOOCH3 ⑦CH3COOCH2CH3 ⑧CH3COOH按物质类别不同可分为(  )
A.4类B.5类C.6类D.8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浙江大学用甲醇、CO、O2在常压、某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研究开发.已知:
ⅰ. CO的燃烧热:△H=-283.0kJ•mol-1
ⅱ. 2CH3OH(g)+CO2 (g)?CH3OCOOCH3 (g)+H2O(g)△H=-15.5kJ•mol-1
则2CH3OH(g)+CO(g)+$\frac{1}{2}$O2(g)?CH3OCOOCH3 (g)+H2O(g)△H=-298.5kJ•mol-1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C{H}_{3}OCOOC{H}_{3})•c({H}_{2}O)}{{c}^{2}(C{H}_{3}OH)•c(CO)•{c}^{\frac{1}{2}}({O}_{2})}$.
(2)甲醇也是制备甲酸的一种重要原料.某温度时,将10mol甲酸钠(HCOONa)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向该溶液中滴加1L某浓度的甲酸,使溶液呈中性,则滴加甲酸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 移动,此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O-)>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